第364章(2 / 2)

乱明 喻心 3034 字 1个月前

更何况,按照林纯鸿的标准,除了达古潘、马尼拉以外,巴达维亚、淡马锡都已经达到了设立府县的条件。将这四个地方排除在外,他的权力还剩下几何?

不过,卢诗源职位过低,根本就没有反对的权力,只得强忍着内心的不满,继续说道:“爪哇岛相比较吕宋岛而言,条件就差多了。目前除了巴达维亚周边有二十三万汉人外,就只有三宝垄和泗水周边有一些汉人,总数不超过十万人。而且,爪哇岛上还有马塔兰苏丹国,实力不可小觑。”

林纯鸿不以为意,赞道:“爪哇岛汉人已有三四十万,足以见得卢总督的工作卓有成效。这个不急,暂时不必刺激马塔兰苏丹国。以后的工作,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在条件适合的地方,增设据点;另一方面,力图扩大据点的直辖范围,扩大种植园面积。”

卢诗源陡然想到,达古潘、马尼拉、淡马锡、巴达维亚虽然有可能被划出他的管辖范围,但如果能设立更多的据点,扩大据点的范围,他的权力非但不会被削弱,反而还有可能继续扩张!

卢诗源想到这种可能,心情逐渐平复下来,深吸了口气,继续说道:“至于婆罗洲和苏门答腊,简直可以称为蛮荒之地,只在坤甸、亚齐、巨港设立了一些小据点。诸如柬埔寨国、暹罗国,也仅仅只在金边和曼谷建立了据点。”

林纯鸿叹了口气,对左右言道:“汉人还是太少。在荆州、在江南,总觉得人多地少,若放眼整个南洋,汉人要填满这些地方,非得数百年不可!”

朱之瑜想了想,驳道:“侯爷太悲观了。崇祯七年时,荆州一府,除去流民,人口不过一百五十三万。去年,也就是崇祯十三年,人口暴增至三百九十八万。仅仅六年功夫,人口足足涨了一倍有余,而且大部分是青壮年。属下觉得,若其他地方完成改制,百姓收入提高,人口都会如荆州府一般暴涨。”

林纯鸿点了点头,表示认可。按照汉人的传统,讲究多子多福,一旦条件许可,就会不停地生育,一家有五六个孩子,实属平常。而荆州这几年在交趾、广南、吕宋、爪哇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繆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为人口增长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

更何况,陈思进领衔的医学院越来越深入人心,婴儿、孩童死亡率大幅度降低,也客观上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大明人口,不会在将来的十年内达到两亿吧?汉人安土重迁,不会都挤在黄河、长江沿线吧?林纯鸿陡然觉得压力奇大无比。

第六百七十五章 南洋与西域

且说林纯鸿想到汉人安土重迁的传统,叹了口气道:“人口虽然暴涨,却难以引导至南洋,可惜、可叹!”

除了朱之瑜外,众人皆感到棘手,脸色显得严肃。

朱之瑜显然早已详细思索过这个问题,当即说道:“汉人对南洋不了解,这才是最根本原因,而非安土重迁。一说到南洋,每个人想到的无非是瘴气,当然畏之如虎。事实上,南洋密林中,才有所谓的瘴气,即便如疟疾,如今也有针对性药物,不足为惧。要引导汉人至南洋,第一要务就是宣传,务必要让汉人认识到南洋是一片热土,到处充满了发财的机会;务必让汉人知道,南洋的马尼拉、达古潘、淡马锡、巴达维亚,与广州差不多,并无所谓的瘴气。”

林纯鸿大喜,点头不止,示意朱之瑜继续说下去。

朱之瑜受到鼓舞,继续说道:“第二要务就是官方以身作则,将一些涉及海事的机构搬迁至南洋。比如海事都督府,以前总揽广东、广西、南洋诸事务,军事民政一手抓,现在广东、广西、交趾、广南布政使司业已成立,大部分民政已经剥离,继续留在广州,显然不合时宜。若将海事都督府搬迁至淡马锡,至少为淡马锡带去数万汉人,也让百姓相信,南洋并不危险。”

林纯鸿吃了一惊,海事都督府搬迁,居然由朱之瑜提出,而非张兆,难道朱之瑜和张兆已经提前知道了自己的论调官员的打算?并且提前协调过?

看来,任何看轻天下才智之士的念头都不可取!

果然,张兆神色淡然,并未露出任何异样之色。

反而是陆世明颇为激动,补充道:“不如将西洋舰队母港也搬迁至淡马锡或者巴达维亚,在香港仅留南洋分舰队,负责维持南洋秩序。另外,海军学堂也不必放在遂溪,可迁移至马尼拉、巴达维亚、淡马锡任何一处。军队总部的迁移,足以为南洋带来数十万汉人。”

现在只是提议阶段,并不涉及决策,因此,所有人都畅所欲言,由张杰夫唰唰记下,留待以后论证。

林纯鸿大喜道:“任何难题,只要群策群力,方法就有的是。朱幕使接着说。”

朱之瑜接着道:“以后,凡是在南洋地区任过职的官员,可优先提拔。”

张兆、卢诗源向朱之瑜投去感激的目光,作为海派的代言人,能为属下谋得一点优势,是他们应尽的责任。

林纯鸿笑道:“本候看来,以后在南洋地区、草原、西北沙漠任职,皆可以优先提拔!”

“此计甚妙!”

大家都畅所欲言:

“促使朝廷在南洋地区科举取士……”

“大明境内,说服百姓至南洋、草原、大西北,可作为政绩,纳入政绩考核中……”

“凡是至南洋经营种植园、务农者,官府可在三一社为其购买保险,确保后路安全无虞……”

……

众人思路广阔,各种妙计层出不穷,让林纯鸿对南洋开发充满了信心,豪气满怀地总结道:“谁提出的建议,这些日子就辛苦点,拿出详细的方案,上报至阁幕属,再由阁幕属定案。有汝等之妙策,区区南洋之开发,如何难得住我们?”

……

众人散去,林纯鸿唯独留下了卢诗源。卢诗源诚惶诚恐,低着头侍立着,一句话也不敢说。

“站着干嘛?坐下啊!”林纯鸿责怪道。

卢诗源说了句“谢侯爷”,慢慢挪到椅子旁,将半边屁股放在了椅子上。

“南洋的成绩有目共睹,卢总督何必紧张?目前,整个大明处于急剧上升之中,西北、草原、东北、南洋等地,都需要如卢总督一般的勇于开拓之士。卢总督的工作,本候非常满意。”

“都是托侯爷的福……”

林纯鸿道:“别说这些没用的话。现在诸多传闻,可对你很不利!”

卢诗源大惊,慌忙从椅子上滚下来,跪倒在地,诉道:“侯爷千万别相信传闻,属下在南洋做事,得罪了不少人,仇家也不少,全是仇家编排属下!”

林纯鸿盯着卢诗源,锐利的眼神让卢诗源心惊肉跳,脸上的肌肉不停地跳动。

“此话可当真?”良久,林纯鸿吐出了一句话。

卢诗源以头抢地,哭诉道:“此话千真万确!”

林纯鸿道:“起来说话吧,坐着!”

卢诗源战战兢兢地从地上爬起来,又让半边屁股挨着椅子边坐下。

林纯鸿继续说道:“本候向来不信传闻,监察府、安防司找不到证据,本候就认为你是清白的。不过,你从内参上也应该知道,光禄院成立后,各县都有了光禄士。光禄士里面有很多不得意的秀才、举人,以发现贪腐、渎职为乐趣,从今年四月开始,陆陆续续已经有十多名官员落马,都被发配至矿山劳改。本候提醒你,可千万不要让这帮光禄士盯上,否则有你受的。”

卢诗源无言以对,脸色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