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杜荷的灭族之计(下)(1 / 2)

大唐盗帅 盗帅二代 1755 字 2个月前

早已习惯杜荷语出惊人的李世民,听了这些新鲜的词语,脸上露出了浓厚的兴趣。只有他知道,只要杜荷说一些听不懂的话,往往背后就有令人咋舌的锦囊妙计。

房玄龄、杜如晦反而不怎么了解这一惯例。

房玄龄一头雾水的道:“小杜将军,这‘炒作’和‘舆论攻势’何解?老夫还是初次听说呢。”

杜荷笑迷着眼睛,做出了解释。

“所谓的炒作就是为扩大人或事物的影响而通过各种环境做反复的宣传,以达到人人皆知的一种手段。至于舆论攻势则是利用大众之言,煽动一个群体,利用一些事情,来攻击某个人。”

李世民、房玄龄、杜如晦都是当世数一数二的绝世人物,听他一解释,隐隐约约中也以猜透了杜荷的用意,各自眼前一亮。

杜荷笑着续道:“就是利用此次机会,集合朝中所有的力量争对阿史那结社率意图谋反这件大作表态。陛下对突厥遗民的宽容,有目共睹,算是仁至义尽了,但突厥人不知感恩,反而意图谋害陛下,这种背信弃义的存在,必然受到千夫所指。陛下只需发动满朝文武,叱喝突厥人暗存歹心,表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要求严惩突厥民众。到那时候,突厥遗民的安定生活必将打破,人人自危。而陛下自然是一意孤行的维护突厥,成为突厥得力的支柱,表示自己的宽容之心,依旧如以往般的对待突厥遗民。如此之间的相差,必然会让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这些突厥王族、将领,铭感五内,那些人人自危的突厥遗民也会因此对陛下生出好感,接受陛下。一但造成这种局面,只需用一小小的手段,利用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这些突厥王族、将领的威信与忠诚,让他们劝说突厥遗民融入大唐,必然会事倍功半。说白了就是唱双簧,满朝文武当黑脸,利用此事,将突厥遗民推向风口浪尖,而陛下做好人,收取民心。”

“此计甚妙!”房玄龄上前一步,激动得道:“陛下,小杜将军此计正是攻心之举。突厥遗民之所以迟迟无法融入我大唐,归根究底还是在于心。作为亡国的他们,依旧怀念故国。但只需让他们深深的感受到陛下待他们远胜突厥的任何一个可汗,自然是民心所向,无往不利。”

李世民也是一脸兴奋,以他的才智,不难判断,此计确实可行,成功率还是极大的。他似乎已经看到,大唐领土中只有大唐百姓的前景。

杜如晦是三人中表现的最为冷静的一个,提醒道:“此计可行,但不可过火,若逼到极处,引发叛乱,那就得不偿失了。”

杜荷也接口道:“父亲大人顾虑的即是,正所谓狗急跳墙,兔急咬人。狗兔如此,何况是人,这个尺度就需要陛下好好拿捏了。只要把握好分寸,无需担心纵火[***]。”

李世民没有任何犹豫,事情也如此定下。

他们四人争对此计在做详细的商议,直到挑不出任何毛病,方才散去。

翌曰清晨,在狩猎场渡过两夜的李世民率众返回长安,此时已无来时的热闹,一个个都在交头接耳。他们相互说着阿史那结社率的险恶用心,如此行径,理所当然的殃池及那些没有反心反意的突厥遗民。

此事并没有完结,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真正的爆发,还在其后。

一切就绪,只缺一个导火索。

就在李世民返回长安,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商议如此处置阿史那结社率的时候,导火索已经点燃。对于阿史那结社率的险恶用心,满朝文武那是众志成城,同心协力,一致对外。

有的建议砍头,有的提议凌迟,有的希望灭族,没有一个为他求情的。

死刑不可避免,但判了死刑之后,此事犹未结束。

刑部尚书喊出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口号,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提议加深对突厥遗民的掌控,不能纵容他们恣意妄为。非常严厉的表示,就是因为李世民对于那些突厥遗民太过仁慈,太过放纵,才会发生今曰之事。应该改变方针,限制突厥人的自由,将他们归为下等人,受唐朝的奴役。

其后魏征提出的建议更是引起了大众的认同。

他表示在唐朝的至南方,岭南一地,荒芜异常,需要开垦,他提议将所有突厥人都迁移至岭南,让他们在那里去耕种。

此计看似和平,但实际上却是在毒辣不过的了。

突厥人早已习惯了自己的生存方式,养羊牧马,以肉奶为食。而岭南却是穷乡僻壤的山林区域,那里土地贫瘠,不能放牧,迁途至岭南,等于变向的强迫所有突厥人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

此提议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赞同的人遍布朝野,占据绝大多数,皆认为这样可以有效的限制类似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