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陶谦心思(1 / 2)

汉末高顺 小小千佛山 1595 字 1个月前

高顺感觉,现在的诸侯混战绝没历史上那么激烈,原因有三个,一是董卓把控朝廷,继续在洛阳发号施令;其次是他高顺崛起的太快,实力太强大,压制了其他诸侯的发展空间;最后是许多士族既不愿意出仕辅助董卓或者高顺,又没有其他能与董卓和高顺相抗衡的诸侯可辅助,只能选择了隐居,比如荀家。

现在这个时代,徐州、青州,以及北疆几州皆平安稳定,即便隐居不出仕,他们依然生活的很好,而无任何危险。

所以,高顺势力进入兖州后,豫州的几位诸侯自感不是高顺的对手,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隐忍,加强防御,坐看局势变化。

初平三年春,荆、扬之战爆发,吸引了天下目光,高顺对此并不重视,他认为,应该与历史偏差不大,只有戏志才和郭嘉每日根据情报进行仔细推演。

广陵郡的鲁肃却是每日处于兴奋状态,就盼望最佳出兵时机,一举夺下九江郡和庐江郡。

现在他兵强马壮,实力强大,对占领两郡毫无压力。

年前,高顺让中郎将庞德率领一万骑兵和他们的家属,几万人,秘密到达广陵郡。

鲁肃感觉,有了这一万骑兵,再加上此前训练的八千骑兵和三万五千步兵,绝对能横扫袁术在两郡的留守部队,占领两郡,并能阻挡袁术的反击。

当初,高顺准备让庞德的骑兵和他们的家属在冀州安家;戏志才根据高顺的计划,提出建议:第一,必须加强鲁肃的实力,方能顺利抢占扬州两郡;其次,庞德没有任何知名度,前去支援鲁肃是最理想的人员;第三,广陵郡几经战乱,人口稀少,这几万人去广陵郡定居,便于安置,并补充当地的人口。

高顺对九江郡和庐江郡志在必得,不容有失,且鲁肃处缺乏武力高强的武将坐镇,便采纳了戏志才的建议。

现在他的水军实力也不容小觑,除非对上荆州的水军主力,否则在长江上纵横无敌手。

让鲁肃不理解的是,高顺调整了规划,禁止他向江南发展,至于此后的目标,只能等拿下九江郡和庐江郡之后再议。

本来鲁肃是把目标对准了江南地区,广陵郡仅是跳板,现在高顺调整规划,鲁肃认为这是高顺对他能力的怀疑,故此,他做了详细的计划,确保万无一失的占领扬州江北的两郡。

高顺不希望他再向江东发展,是担心将来他与秦关假扮的黄巾军产生冲突,造成自己人打自己人的苦果;至于鲁肃为未来的安排,高顺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再确定,要么主政徐州,要么进攻荆州;当前要先拿下扬州两郡,然后积极吸纳人口、发展民生、进行基础建设,招揽名士。

上次广陵郡出事,陶谦心急过度,晕厥过去,醒来之后,虽接受了最好的治疗,但是还是留下了病根,身体每况愈下,特别容易疲劳、嗜睡,让他不得不提前准备后事。

让他高兴的是两个孙子被高顺收为弟子,即便高顺现在无暇教授他们,分别让他俩跟着郑玄和卢植学习,这也是莫大的机遇;他相信,以高顺的人品,定会对名义上的两位弟子多加照顾,毕竟这个时代,讲究的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让他感觉欣慰的是,两个儿子到达冀州和青州后,竟然知道夹着尾巴做人了;据两位老管家写回来的信,两个儿子在当地非常老实,从不敢惹是生非,闲暇时候,竟然能看看书,或者过问一下生意上的事情,这在徐州之时,是绝不可能发生的事。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在陶谦看来,是环境造就人,是他这做父亲的失职,一生东奔西跑,忙于公务,没有教育好儿孙,不免内心又有些愧疚。

幸好,高顺把两县的美酒、棉布和精盐的生意交给两个儿子打理,在两位老管家的操持下,获利不浅,两个儿子足以做个富家翁了。

作为父母,自古皆然,子女平平安安的便是福。

家事无忧,州内军政之事也让他感觉浑身一轻。

按照他与高顺的协议,从去年秋天开始,从青州秘密派来大量的各级军官,被陆续安排到不同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