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危急时刻(1 / 2)

权驭大明 小黑醉酒 1902 字 2个月前

李宏宇跪在午门外支持太子一事很快就传到了坤宁宫里,出乎人们意外的是,郑贵妃闻言只是笑了笑而已,并没有多么在意。

毕竟李宏宇一直以来都支持太子,所以今天有如此行为郑贵妃并不觉得意外,要是李宏宇扬长而去那么她才会感到惊讶。

在郑贵妃看来,只要李宏宇不像杨涟那样在京城上蹿下跳地煽动官员们反对福王,那么李宏宇要跪就随他,就当是他给万历皇帝尽忠了。

李宏宇的这一跪不仅使得他树立了忠肝义胆的形象,同时也使得他在官场的形象和地位得以巨大提升,即便是张翰在心中都佩服李宏宇此举。

要知道李宏宇与杨涟等人不同,深得郑贵妃和福王的器重,明明可以飞黄腾达,但却偏偏跟福王唱反调,这样做可是冒着丢官罢职乃至杀头的风险,白白断送了大好前程。

明朝的文人最为推崇的就是李宏宇这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风骨和气节,因此自然受到了文人和文官的钦佩,连京城的勋贵对其赞不绝口,在他们看来冒着丢失大好前程风险的李宏宇与那些沽名钓誉的文官不同,是真正的忠君爱国之士。

黄昏时分,在李宏宇的劝说下,杨涟招呼其跪在其身后的文官,相互搀扶着离开了皇城。

杨涟本想继续跪在午门前一直等到郑贵妃同意其见太子为止,不过此事事关皇位郑贵妃又岂会答应,故而李宏宇好言相劝,使得杨涟改变了主意回家休息,第二天再继续来午门跪谏。

正如李宏宇所说的那样,如果杨涟等人倒下的话那么太子以后还能依靠谁?以那些官员的体质和年龄,要是真的跪上一夜的话恐怕没几个人能撑到第二天。

李宏宇无法送杨涟,他的身旁有“保护”他的亲军士兵,禁止他跟外界接触,所以只能目送杨涟等人离去,暗中无奈地摇了摇头,在没有兵权的情形下杨涟等人将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郑贵妃得知李宏宇劝走了杨涟等人,笑了笑后吩咐御膳房给李宏宇做了一桌丰盛的晚宴送了过去,李宏宇折腾了一下午肯定也饿了同时这也显示她的恩泽。

李宏宇自然清楚郑贵妃的用意,他一个人自然吃不完那些丰盛的菜肴,因此就招呼住在四合院里的亲军武官们一同享用,这使得四合院里觥筹交错,谈笑风生,变得十分热闹。

经过这些时间相处,李宏宇已经跟四合院里的亲军武官混熟,年轻的亲军武官对这名比他们年龄小的状元佩服得是五体投地,他们见识了李宏宇风趣的谈吐和渊博的知识,对没有官架子的李宏宇好感度倍增。

特别是李府之战结束后,这些年轻的亲军武官对李宏宇的崇拜溢于言表,他们可是清楚进攻李府的是武威侯张广手中的主力京军,经过硬生生地被挡住了攻势,被李府的新军足足撑了一夜,迫使张广不得不增加兵力。

至于后来从城外赶来的新军士兵像撵兔子般追着兵力占优的京军满大街乱窜,更是成为了亲军茶余饭后的谈资,是亲军取消京军的最佳明证,要知道平常京军平时可没少嘲讽亲军的战斗力,结果却被新军给羞辱了一番。

出乎外界的预料,新军与张广手下的京军打了一场后,原本人们认为朝廷要严惩此事,不过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竟然以新军撤回城外大营以及国字脸将领等人留在李府而波澜不惊地结束,死伤了不少手下的张广并没有找新军讨个公道。

毕竟李府一战张光手下的京军是以多打少,结果到头来死伤惨重连小小的李府都没有攻下,此事说出去还不够丢人的,张广自然不想提及,他的脸皮还没有厚道找新军讨一个公道。

新军所展现出来的强悍战斗力使得京军和亲军中的年轻武官们推崇之至,不少人都想要告别目前枯燥乏味的生活到新军中去建功立业,毕竟在京畿地区长大的这些年轻的武官们其眼界远比地方卫所的武官要宽广,并不想尸位素餐,碌碌无为地过完一生。

李宏宇自然要向那些向往新军的年轻武官伸出橄榄枝了,平心而论的话京城的这些年轻武官是大明军队中素质最高的人,正好可以被吸纳进新军。

不过,此事要等到新帝登基后才能决定下来,这种跨兵种调兵而且还要改变军制的事情唯有皇帝才能拍板。

翌日,像昨天一样,杨涟和张翰又各自带了一批人跪在了午门前,由于双方昨晚都在京城的官员中进行了一番串联,故而今天到场的人数是昨天的两三倍,并且源源不断地有新人加入到阵营中。

李宏宇上午与杨涟一样跪在了午门前,不过中午的时候不得不离开到到观德殿去给万历皇帝守灵,这是他无法推辞的职责。

就在李宏宇在观德殿里值守的时候,有亲军的武官跑过来告诉他,午门前跪着的两派官员也不知怎么就打了起来,现场一片混乱,后来直到亲军介入才把混战的官员们分开,不少官员都受了伤,有的人更是被抬下去医治。

因为这场混战,郑贵妃下达了懿旨,由于新帝登基仪式临近,故而禁止官员们再在午门前跪谏,凡是不听从懿旨者一律丢官罢职,交给锦衣卫北镇抚司议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