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雁门关外风云动(2 / 2)

西凉铁骑 断崖路 1753 字 2个月前

张燕长叹一声道:“黑山军,岂是表面的那么简单。”

次日,张燕会见了沮授,答应了他的要求,袁绍支付粮草五千石,战马百匹。

沮授回到袁军时,袁绍亲自出门迎接,给予了最高的礼遇,在冀州流传开来,当然伴随的也有袁绍的礼贤下士。

长安城,大将军府,看着孤狼士兵传来的消息,贾荣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中原的局势越乱,对贾荣来说就越好。

凉州既定,贾荣将目标对准了并州,函谷关以东的曹操,暂时不想和其交战,并州自丁原之后,兵力衰退,丁泰掌管并州,却不能服众。

西凉军将兵锋指向并州,需要的是一个契机,而这个机会,当然是来自鲜卑,一旦鲜卑攻打雁门关,以如今并州的实力,恐难相抗,到时贾荣以大将军的名义,派军前往并州,名正言顺的接管并州军队,丁泰也就翻不出什么浪花了。

幽州公孙瓒冀州袁绍豫州刘备都在忙着,西凉军自然不能闲着。

令贾荣诧异的是,公孙瓒竟然派来使者,言称幽州军愿与西凉军结盟。

想起昔日和公孙瓒的点点滴滴,到如今的各自成为一方诸侯。

和幽州军结盟,百利无一害,公孙瓒和袁绍争得你死我活,而西凉军治下和幽州并无交集,有这样一个盟友在冀州,不禁让人想起了春秋战国时期秦王采取的远交近攻,将各国逐渐瓦解,而后归于一统。

在贾荣的暗中授命下,五千西凉军已经向并凉边界靠拢,长安有函谷关天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需李顺陷阵营,足以镇守,曹操经过旱灾和流民之祸,短时间内难以聚集大军和西凉军一较长短。

兴平元年的秋天姗姗而来,鲜卑终于按捺不住蠢蠢欲动的念头,发兵大汉,和西凉军交战,令鲜卑人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耻辱。

汉人的国度不平静,鲜卑亦是如此,大部落侵吞弱小的部落,在广袤的草原上,每日都在流血,慕容枫回到大草原上依旧不能改变局势,魁头凭借的自身的手段,实力飞快发展,没有了慕容枫的牵制,混乱的草原成就了魁头。

回到鲜卑之后,慕容枫整顿兵马,教训了一下躁动的魁头,各部大人得知慕容枫归来,也小心的收起了心思。

鲜卑起兵八万,向雁门关一带靠拢,似乎是有意回避西凉军,向来是鲜卑人劫掠的重点地带北地郡,反倒没有鲜卑人的踪迹,幽州也没有出现鲜卑大军。

边关告急,八万鲜卑人汇集在雁门关下,似乎想要一举将眼前的关卡吞进腹中,雁门关守将周毅向雁门太守丁义和并州牧丁泰告急。

丁泰整备兵马,准备向雁门关一带靠拢,抵御鲜卑,丁泰没有多大本事,却知道鲜卑人若是进关,他这个并州牧也算是当到头了。

但并州内再次发生的一件事,让丁泰不得不将兵锋指向美稷,匈奴人再次反了,配合着鲜卑人犯境,并州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局,匈奴骑兵不愧是昔日草原上的王者,前去平叛的汉军被匈奴打的体无完肤。

雁门光的守军仅有三千人,看着城外聚集的鲜卑大军越来越多,周毅食不知味夜不能寐,每日除了加固城墙之外就是站在城头不断向远处观望,丁泰和丁义的救兵迟迟不来。

半月之后,鲜卑人的八万大军回合完毕,周毅没有看到丁泰的援军,却收到了匈奴大乱,并州军接连战败的消息,丁义来信言称大部分兵力被丁泰征走,有心无力。

雁门关乃是鲜卑进入汉境的一道雄关,自鲜卑人起事以来,从来没有攻破过,汉人野战不及鲜卑人,但守城的手段却是层出不穷,不知多少鲜卑勇士饮恨在雁门关下,这道巍峨的关卡,成了鲜卑人策马中原最大的障碍。

雁门关是长城上的一道关卡,地势险要,“雄关雁门,居‘天下九塞’之首”。

高踞勾注山,又称雁门山,自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起,历代把这里看作是战略要地,到汉代时,更是成为大汉抵御匈奴的重要关卡,勤加修缮,到而今,雁门关成了鲜卑人犯境的重要阻碍,不攻破雁门关,中原的大好山河,就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鲜卑屡次进犯汉境,雁门关都是重点的照顾对象。

看着雁门关,中军的慕容枫泛出阵阵的无力感,高达六丈的城墙,建立在雁门山上,就好像一只大手,牢牢的掐住了鲜卑铁骑前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