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2 / 2)

两柄长槊,忽的从李从璟身后探出,为他挡下了这一击,让李从璟能顺利前行。出槊的两人,是林英和另一位亲卫。

出槊后林英迅速回槊,所以他挡下了一名梁军斩向他的一刀,但是那一名亲卫,反应稍慢,就被一名梁军砍落马下。

那名亲卫死后,后面的亲卫跟上来,补上他的位置,继续帮李从璟照顾侧翼。

“军帅当心!”林英眼观六路,突然一声大喊。

李从璟同时看到了梁军阵中,有一梁将,提一双铁锤,向他急冲而来,瞄准空档,人未至,而铁锤已砸到李从璟脑门前。

那梁将生得虎背熊腰,可见力气非常,这一下全力施为,威势甚大,带起一阵疾风。

但也就是这阵疾风,让李从璟感应到,他前手迅速回收,后手顺着槊杆前滑,长槊就势一扫,以槊尾击打在铁锤上。

铁锤本就重,非勇猛异常者不能使用,况且从上而下砸下,力道何其之大,李从璟以槊尾迎击,又是自下而上出力,可能挡得住?

事实是,李从璟挡开了这威力极大的一记铁锤。

挡开的时候,李从璟看到对方眼中的惊诧。

他嘴角浮现一丝笑意。

长槊回扫,锋刃直逼梁将前胸。

梁将身子魁梧,身手却敏捷,上身后仰,避过李从璟这一扫。

在梁将躲避的时候,明明会扫过梁将胸前的长槊锋刃,却没有离开,而是停在对方胸前,在对方要起身的时候,随着战马前行,李从璟倒提长槊,将锋刃插进了梁将咽喉!

梁将死。

拔起长槊,李从璟将欺身到近前的一名梁军,斩落马下。

而这时,三柄长槊在侧面同时刺向李从璟腰身。

他身后的亲卫,一槊挡不下三槊,眼看李从璟危险异常,千钧一发之际,亲卫突然纵身一跃,直接将身子扑向那三柄长槊,以他自己的身躯,挡下这三槊,为李从璟化解了这次危机。而他自己,则被长槊刺透身子,掉落马下。

主辱臣死。

将死亲卫皆诛。

是以,死亲卫,不可死将军。

补上他位置的后续亲卫,大叫一声,长槊一扫,锋刃滑过那几名梁军胸前,将他们纷纷斩杀。落在地上,以身挡槊的亲卫看到这一幕,嘴角带笑,安稳的闭上了眼睛。

李从璟依旧在前行,在埋头冲杀。

身后发生的一切,他感应得到。

但他没有回头看一眼,因为他不能回头。

只是,他的长槊挥舞的更加凶猛了些,将身前的梁军杀了一个又一个,驱动着战马一步步前行。

只有杀穿敌阵,快速杀穿敌阵,才能让身后的亲卫,少死一些。

只有杀穿敌阵,才能赢。

只有赢,才能少死部属。

李从璟已经被鲜血染成血人,血液布满他的甲胄战袍,随着他拼杀的动作,滴滴挥洒落下。

向前,向前,向前!

第105章 他的决心

这是一场没有太多计谋的战斗,没有高深的派兵布阵,没有复杂的调兵遣将,只有冲杀,冲杀,冲杀。

最简单,最原始的拼杀,也是最为直接,最为残酷的战斗方式。

这个时候,比拼的就是将士素质。将士杀敌技艺是否过硬,在军阵中拼杀是否能勇往直前、不顾身死,战士与战士之间是否配合娴熟,在生与死的较量中能不能不惧刀山火海。

军事训练练就的是什么,就是这些。

什么是精锐,这就是精锐。

百战军,就是精锐。

君子都,精锐中的精锐!

当李从璟手中的长槊,刺透面前最后一个梁军的咽喉,将对方刺落马下时,他就无比坚信了这一点。

君子都锋矢阵,冲破了梁军军阵。

作为箭头,李从璟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李从璟却知道,若身后跟着的不是君子都,他就算再如何骁勇,也做不到这一点。

破了阵,但李从璟没有时间欣喜。

梁军步卒军阵,已经成型。

两千人的步卒大阵,威势如何不好说,那要看他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对手。梁军战力如何,无需李从璟多作揣度,因为摆在他眼前的,就是这种战力之下的结果。

大阵森严,如壁似垒。

连破两阵之后,君子都战没近半。

是战没,不是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