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人对汉人也是分为三六九等,并不是平等对待。进入辽境的绝大多数汉人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以被动或主动的形式,零散进入辽朝境内的汉族,一般居住在上京、东京和中京三道之内;另一种就是将原为生口和投附者的汉人组织起来新立州县,这些汉人虽然常在较小的范围内集中居住,但从整体上看,则分散存在于长城以北广阔的辽朝‘内地’。
在初期,辽朝主要是通过统治者的‘慧眼’来辩识有才能的汉人,但随着幽云十六州的归入版图,汉人顷刻之间成为辽朝人数上居位的庞大民族,于是辽朝在拉拢汉人和获得人才这两个目的驱使下,学习中原王朝的制度,设科举取仕,与科举同时进行的,就是在任官方面对汉人的拉拢利用。
除去科举和选官之外,辽朝也积极运用其他手段笼络汉人,与汉族大族联姻。通常来讲,辽朝的汉人和契丹人多依照传统习惯在本民族内通婚,但为了拉近汉人上层和自身的距离,辽朝统治阶层也经常推动契汉间的联姻。可尽管有相当数量的汉人在辽朝拉拢下得以升上高位,享尽荣华富贵,但是汉人却仍不能参加‘军国大计’的商议,少数汉人上层的飞黄腾达也只是一种表象,被其遮掩住的则是辽朝一方面拉拢利用汉人,另一方面又无法信任汉人的现实。
另外,上京和长城各隘口在平时也都驻有汉军。至于御帐亲军和宫卫骑军中。虽有许多汉人奴婢及‘蕃汉转户’,但这部分汉人主要来自,为早期进入辽朝内地的汉族,并非是直接由幽云地区征募而来。燕云的汉人只能充当‘五京乡丁’这种最底层的辅助兵,只是属于可以限制利用的人。
因为从数量上来看,那些被重用者仅占辽朝汉人中的一小部分,而进入长城以北‘内地’区域的汉人和幽云地区的汉人,在辽朝不仅难以如那些同胞们那般受到重用,还面临着沉重的赋税和徭役,加上对待幽云汉人和内地汉人处境的不同。彼此之间矛盾更加尖锐
辽国在国家陷入外敌入侵的危机时刻,如今幽云汉人又发生了杀主暴动这样的血案,于是这种不信任被无限放大,他们担心幽云汉人会杀了他们投靠女真人,便选择了无情镇压这种更为激烈的方式,对在自己统治范围内的核心区汉人展开了屠杀。
随着一个个定居点的汉人被屠戮,消息四散传播开来,还未被波及的地区的汉人也慌乱起来,他们自发的成立了各种组织以求自保。甚至有些地方抢先动手,没收契丹人的财产。将他们驱逐。而他们的这些防患于未然的行动更加剧了契丹人对燕云汉人的防备和敌视,双方由过去的仇视很快变成了对抗
sao乱像瘟疫一样在德州地区蔓延,契丹军队四处疯狂的镇压,女真人也伺机趁火打劫攻城掠地。汉人们勉强组织起来的自卫组织,不但确实装备,更缺少必要的训练,在各自为战的情况下哪里是两军的对手,而反抗又招来更加疯狂的报复。如今他们面前只有两条路可走,一个是向南翻越长城。穿过东胜州越过沙漠,从朔州进入宋境或继续向西进入夏国;另一条路便是降金。
但是两条路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宋国虽然是同族,有一定的认同感,可这条路实在是不好走,即使宋愿意接受他们,路上也没有敌兵围追堵截。恶劣的气候,险恶的归途也会要了多数人的命。降金是最简便的办法,可是现在大家看到的都是女真人的凶狠,而传言他们往往会把归降者作为奴隶分给各部。背井离乡迁往辽东极北之地,这与契丹人这个老主子的做法相比没有什么不同,且地位更加低下。
而就在大家在惶恐不安,犹豫不决的时刻,突然传来一条让人jing神一振的消息:库仑汉族大商乔坤散尽家财招募了一支近万人的军队,称‘克虏军’,护乡卫民,收留了大量逃离家园的汉民,并几次出兵击退女真和契丹军队,拯救了同族无数,附近镇、寨汉民皆去投靠,人们立刻如找到了救星,纷纷向克虏军求援,希望他们出兵保护同族乡民
赵勇和乔坤两人坐在德州府衙后堂中身子都往后仰了仰伸了个懒腰,相视一笑,脸上即满是疲惫,又尽是兴奋,他们总算不辱王爷所命,完成了第一步任务,建立了根据地,但其中艰辛和危险也只有亲身所历之人才深有体会。
两败金军之后,赵勇两人急急将详情向王爷做了禀报,很快接到了王爷‘适时而动,保汉驱金,建立根据地’的指示。赵勇这下犯了愁,大败金军后,并没有出现万民来投的情形,他所能得到的还只是库仑镇周围的汉人有保留的支持,大多数的人还在观望,看看他们能否真的能在此立住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