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字帖(1 / 2)

古今商王 余人 1738 字 1个月前

截搭题可分为长搭、短搭、有情搭、无情搭、隔章搭等诸体。

只是对于刚刚过了县试的书生,这种截搭题确实会难倒了一大片死读生的书生。有一大半人完全摸不清题意,哪怕是最终弄清题目的,最终破题也只是中规中矩,很难出现惊艳的破题之法。

像这第一道题:《不亦乐乎有朋》,并不是四书五经的整句,而是从《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中截取了不搭边的“不亦说乎”和“有朋”。

题目单个还是好理解,只是组合在一样就变得有些莫名其妙了。若是经过追根溯源,倒可以将这话理解成:“学而时习之,有朋”,成了截自《论语》,却是出了新意的题目。

所以正确的破题应该是:“说以学而深,即可决其朋之有矣。”

这第二道题,前半句同样出自《论语》,“学而时习之”的意思是学到的知识要不断去实践运用;后半句则出自《大学》,“有匪君子”的意思是有文采的君子。

题目表面是说:“只要将学到的他的知识不断进行实践运用,你就会成为有文采的君子”。只是这其实是一个小陷阱,单靠“学而时习之”,在这个时代很难支持成为“有匪君子”这个结论。就像你老师经常说:“只有不调皮捣蛋的学生,将来才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很显然,这个论点是经不起推敲的。

现在这题的重点在于“有匪君子”,《诗经》中原文是“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意思是要想当一个有文采的君子,就好像雕琢玉器一样,切割之后还要磋平,雕琢之后还要打磨。

因而,这道题论述的重点不能放在“学而时习之”,而应该还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问题的形式变了,但重点的方向并没有变,这就考究了学子的变通能力。

所以正确的破题应该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在其他人还在对这两道截搭题苦思冥想,试图弄清这种跟传统四书五经不同的题目时,叶无尽已经在网上找来了两篇极为正确的文章,成功都将这两题截搭题破掉。

两篇数百字的文章印记在叶无尽的脑海,按着脑海中的记忆,他洋洋洒洒地在纸上写下。而他渐渐地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书法,而书法的能力似乎也是与日俱增。

其实这截断题看似有些无厘头,但却属于历史的必然产物。

在朱朝定八股取士,无数的学子为了功名,都是学习理解完四书五经的著作之后,将全部精力都放在八股文的各种“经典范篇”上,不看三通四史,不读秦皇汉武,脑子除了八股文精篇就是八股文精篇。

上层的官员想必很容易看到了这一种弊端,在无法取消八股取士这个科举制度时,这种有些“儿戏”的出题想必也算是一种必然。这种截断题,不仅需要你将四书五经给吃透,而且还要你开动脑筋去巧妙地连接。

这大概是上层官员的一种无奈,从一帮榆木脑袋中,选一些脑袋没有完全“卡死”的人才。当然,其实上层也会有一些榆木脑袋,对这种截断题会很抗拒,主考官经常会被参上一本“割裂经文”的罪名。

做完题已经将近中午,其实本可以快一点,但是叶无尽想将字写漂亮一些,所以才放慢了一些速度。吃过了带来的午餐,爬在桌子上眯了一会,格子间正好朝向西头,午后在暖洋洋的阳光下烤着,身体很是舒服。

只是让他无语的是,在他对面格子间中,一个胖子尽管没被太阳照到,但同样是呼呼而睡,显得比他还要舒服几分。大概以为将他视为同道中人,在二人被衙差叫醒时,那胖子冲他挤眉弄眼。

未时三刻第一次放排,叶无尽拉响了墙边的铃铛,有人过来询问何事,得知是要交卷,让他先等着。片刻两名衙差过来糊名,将考卷放入专用匣内,并收走一切物什。

当叶无尽出到考场外,迎接他的是更多诡异的目光,很多考生的亲属不明白他为何这么早就交卷了。只是他很是坦然,并没有直接回客栈,而是沿着街道往着孔桥那边而去。

“兄台,你稍等!”

叶无尽才走下台阶,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叫唤,他先是望了望左右,然后才回过头,却看到正是坐在他对面格子间的胖子,这时正气喘吁吁地追上来。

“你找我?”叶无尽转过身,不解地打量着这陌生的胖子,这人长得倒是端正,二十岁模样,但是体重恐怕是达到200斤,在这个时代还真是罕见的身形。

“正是!兄台跟我乃同道中人,当浮一大白也!”胖子书生眼睛雪亮,似乎就要拉他去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