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截击机(1 / 2)

帝国风云 闪烁 1767 字 23天前

进行第三次拦截时,最前面的那支美军机群离巴拿马的海岸线已经不到一百公里了。

这次,参与拦截的只有第62舰队出动的第二批防空战斗机,数量在四十架左右,根本算不上多。

只是,这次需要拦截的,只有一支轰炸机群。

战斗没什么两样,防空战斗机赶到的时候,首先遭遇的是美军的护航战斗机。

虽然防空战斗机得到了警戒舰与预警机的支持,总能够找到美军防御薄弱的地方,但是数量差距太大了,美军有近百架战斗机,而前去拦截的战斗机在四十架左右,数量差距在一倍以上。

显然,数量上的优势,让美军处于不败之地。

只是,为了阻止防空战斗机逼近轰炸机群,美军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在这场完全是战斗机对战斗机的空战中,美军用损失近七十架战斗机的代价,只击落了不到三十架中国战斗机。

这场空战也证明了双方飞行员的素质差距。

在这场战斗中,很多时候美军都有两倍于对手的数量优势,可最终反而被中国战斗机占了上风。

要知道,在第62舰队派出的四十二架战斗机中,有十一架的飞行员是双料王牌,即击落了二十架以上的敌机,还有二十二名王牌,即空战战果在十个以上,即便是最差的一名飞行员也有三个战果。相比之下,美军飞行员就差多了,九十八名飞行员中,只有七名飞行员取得过战果,其中最多的只有六个战果,按照美军的标准勉强算得上是王牌,而按照中国的标准离王牌还差四个战果。更要命的是,有三十四名飞行员是第一次上战场。而其他五十七名飞行员参加的战斗也屈指可数。

空战中,在战斗机的性能相差不太大的时候,飞行员的素质决定一切。

也正是在这场空战中,中国海军舰载航空兵又增添了四名王牌飞行员,而且其中一人就击落了六架美军战斗机。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四十二架防空战斗机并没有打算去拦截美军轰炸机。

说白了。这些战斗机去拦截美军轰炸机的话,效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主要是数量太少了。

双方战斗机的空战还没结束,第四轮拦截开始了。

这次到来的是岸基战斗机,而且全部是双发重型战斗机,或者说是在白天执行拦截任务的夜间战斗机。

大战初期,中国空军也出资研制过重型战斗机。

只是,中国空军与海军从来没有装备过只能在昼间作战的重型战斗机,反而是在英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这种战斗机大行其道。

当然,这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英德间的战略轰炸持续的时间最久,而且在最初两年里,双方都严重缺乏可以为轰炸机提供全程护航的战术战斗机。当然,关键是,受技术限制,当时还研制不出有足够航程的单发战术战斗机。结果就是,为了解决护航问题,英德双方都着手研制、生产与装备了大批双发重型战斗机。

最有代表性的,自然是英国皇家空军的“蚊”式战斗机了。

可以说。这种木结构的双发重型战斗机是大战初期最为经典的一款截击机,其飞行性能相当出色,而且比看上去更加坚固。到战败的时候,“蚊”式战斗机生产了数千架,其中不少是侦察机,有的还被改装成了中型轰炸机,而后期生产的,则主要是配备了对空搜索雷达的夜间战斗机。

事实上。到了一九四四年,重型昼间战斗机就逐步退出了舞台。

主要就是,大批航程在两千公里、甚至是三千公里以上的单发战术战斗机的出现。让双发昼间战斗机没有了用武之地。

要知道,在解决了续航力的问题之后。单发战术战斗机更适合在昼间行动。

只有夜间战斗机,依然都是双发重型战斗机。主要就是,单发战斗机没有办法安装笨重的对空搜索雷达。

当然,严格说来,夜间战斗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斗机,而是截击机。

说得简单一点,夜间战斗机的目标不是敌人的战斗机,在夜间出动的轰炸机群也不需要战斗机护航。也就是说,夜间战斗机的目标是敌人的轰炸机,其主要使命就是对轰炸机进行拦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