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就这么挨在一起,按着秦浣记忆中的方位,寻到了一处墙角的红柱边。
“就是这里了。”秦浣用脚尖点了点那木柱之下的那上雕二龙下雕四虎的石柱础,而后蹲下掰着那浮出二龙,像是要移开似的。
赵擎烽忙上手帮忙,本以为十分沉重,却不想上手却颇为轻巧,稍稍用力便转了过去,露出了其下掩藏这的一份丝帛织物。
“这是……”赵擎烽稍一迟疑,可随着秦浣将那织物平铺在二人面前,他很快就明白了:“这是漕渠开凿图?”
“是,”秦浣低着头,将最后一丝褶皱也完全铺平,那织物上绘的正是大启的半壁江山,而一条朱色的细线,自东南扬州繁华重镇而起,北经过豫、兖二地而后直入司州太平之都:“这就是我当年倾尽手中之力,耗时五载,遍访能人所绘成的漕渠图。”
不,这不止是一张图,漕渠所经之处,皆有笔锋细若蚊足的批注,漫漫一片事无巨细,可以说得此一物便已成半条漕渠。
皇权不兴,地方势大,偏朝廷所用之盐铁重物皆出于东南,故而只得每年花耗巨大用于路上转运。其中不知多少贪心逐利之人,便借此时机,中饱私囊,像当年李徽之父应该就是在此事上挡了他人的路,才招致大祸。
如此种种,从地方到户部无一不贪,甚至于何无顷本人为安抚地方都只是睁一只眼闭只一眼,多年累积使得朝廷积贫更甚,对地方的统辖也越来越无力。
“若漕渠一开,一来可大减转运之花费,二来也可加大对东南的管辖,”秦浣淡淡的细数着,心中却已是一片澎湃:“此物,乃是我大启中兴的关键。”
赵擎烽亦低着头,望着这地上的漕渠图,面容却不见半分喜色而是沉重一片,半晌才隐忍着说道:“那殿下当真甘心将这中兴之功,交到那何无顷的手上吗!”
秦浣不言,只是轻轻地叹了口气,有些疲惫的坐到了地上:“烛华,你知道这图当年分明已经绘好,但我那时为何没有请旨去开凿吗?”
赵擎烽怔愣了片刻,他下意识的反应是秦浣还未来得及去请旨便被赐死,但又觉得不会那么简单。刚要细想时,便听他继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