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晓晓叨叨说着当年的事:“那时候我可生气了,觉得卢旺申真是面目可憎。觉得天下男子能让人看得上眼的,实在是少得可怜。”
傅辛夷想着那段经历,满脑子都是封凌。那可是他们这辈子的初遇,算是一见钟情类型的。
一定是她当初妆容画得好。
傅辛夷笑意加深。
桂晓晓到底不能在京城口留太久,和傅辛夷一人一杯酒,饮过后告别。格根哈斯在马上朝着傅辛夷点了头,随后带着桂晓晓离开。
冗长的队伍,从队伍的头一直到队伍的尾,逐渐消失在傅辛夷眼内。
同样来送行的人,一个个离去,而傅辛夷最后才走。
良珠在身边询问自家小姐:“小姐,现下是回宅子,还是去花铺?”
傅辛夷思考片刻:“今日去接姑爷。”
现实和记忆里相差太远。
京城的一切都和当年截然不同。最早遭殃的詹达如今还在京城为官,肖先生的死闹得轰轰烈烈,如今需要她记挂的,唯有最后结局。
傅辛夷坐上马车:“走吧。”
马夫应声,带着马车前往封凌所在的地方。
马蹄声响着,一步步哒哒,带着时光流逝。
封凌凭借着多回改制成功,为天下牟大利,成功坐上了丞相位置。
他官居一品,识大体,懂进退。有丞相的威严,却也尊重朝中群老。不管是翰林院的长者还是秉笔太监的首,在得到封凌礼遇有加后,都对封凌十分友善。
皇帝更是喜欢封凌。
他近些年常说,封凌大概是得了上天的恩宠才能做到如此地步。对于这些话,封凌一概是不认的,他总回着话,说自己是得了皇帝的恩宠,而非上天。
封凌说得是实话,但天底下的人却觉得他是谦逊。
一个谦逊的丞相,总归能引得很多人的好感。
同时,傅辛夷的生意也越做越大,逐渐从京城开到周边地区,再下了江南。她注重花铺的同时,还记得和户部和工部合作,推广了诸多粮食作物和便利器械。
多数劳作工具,可用木做,也可用铁做。木做的便宜,铁做的持久。
老百姓有不少逐渐脱离土地,开始往商贸、文化等各方面发展起来。
封凌在其中添了不少力,花了多年功夫,总算让人成功研究出了亩产更高的水稻和麦子。众人不喜欢吃番薯和玉米,那就选择种点亩产高的粮食,那也是一样的。
大人们在忙,小孩子也很忙。
封乐从一个吐口水泡泡的孩子,逐渐成长为一个牙牙学语的儿童,再被请来的先生压着学识字写字。小小的脑瓜里充满了想不明白的情绪,习字还算有天赋,每个字一个字体,让他的父亲封凌陷入了同样的人生迷茫。
傅辛夷不是个宠溺孩子的人,封凌更不是。
封凌的字漂亮得能让帝王称赞,而傅辛夷的字随着年龄增长,也在学封凌字的同时逐渐有了自己风格,早年就算拿得出手了。
所以两个大人压着封乐继续习字,并开启了奖惩措施。
在一家人温馨相处的同时,老皇帝的年纪渐长,身子逐渐开始吃不消了。封凌在外的地位和势头越来越大,进宫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老皇帝的几个皇子,早年得的几个年纪都太大了,又没什么特别的才能。其中最被看好的几个,明面上还是兄友弟恭,私底下已撕成一片。
封凌和十二皇子终究还是拉开了一点距离。
势头还好的皇子和丞相在一块儿,会给老皇帝一种压迫感。这种压迫感随时都会导致老皇帝临时改主意。
一招错,步步错,封凌不会在这种时候犯错。
宫里头暗流波涛汹涌,宫外头也波涛汹涌。
傅辛夷歪头,盯着良珠:“你刚才说什么?”
良珠吞咽了一下口水,紧张说着:“我听外面有人说,最近封大人去了好几次花楼。给一位姑娘花了不少银子,还包了好些日子。”
傅辛夷:“……”
说书人有些话,难道是真的?
第167章
傅辛夷的还记得当年说书人说过很多关于封凌的红颜知己。
每回记忆好一点了, 又发现封凌是隔绝红颜的体质。时间让她忘记了那些个人到底是谁。几年记一个很可能是假的八卦, 那哪能记那么清楚呢?
问题是,说书人能有那么多料好说, 总不可能是全无源头的吧?
总归有一个两个莫名其妙的事情, 这才让说书人有了这么一点内容好讲。添油加醋是人之本性,但添油加醋的前头, 是得有一碗饭。
傅辛夷很冷静:“哪家花楼?”
良珠早早问来了:“就是三皇子娘家舅舅的孙子开新开的那个,□□露。”
名字听上去还挺诱人的。
傅辛夷又问:“哪位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