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表弟喜入致知书院(1 / 2)

第三十三章表弟喜入致知书院(柏豫章:蔡山长, 您收徒弟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呢)

当赵经纶来到柏家之后, 柏豫章随意考教了他几个问题, 都是很基础很浅显的问题,但是赵经纶回答得并不是很好,应该也是刚刚“弃武从文”不久, 对文科举的四书五经经义不熟悉的缘故。

柏豫章虽然笑笑没有评论,但是却没有报多大希望, 硬着头皮带着赵经纶到了“致知书院”, 请蔡子仓蔡山长亲自考教一番。

然而出乎柏豫章意料之外的是——蔡山长竟然同意留下赵经纶了。只不过蔡山长说道:“因为赵经纶的基础比教差, 所以暂时在慢班,不与你们一同上学。”

可是实际上小书房就这么大,只摆得下八张学生书桌, 赵经纶虽然在慢班,还是与柏豫章他们一间教室, 只不过坐在柏豫章后面的位置。

就这样, “致知书院”的学生人数上升到了5人, 其中快班4人,慢班1人。

柏豫章下课期间凑过去问赵经纶:“赵经纶, 蔡山长考教了你些什么问题啊”

赵经纶笑眯眯地回答了,还连同他的答案一同附上。柏豫章更是疑惑了, 这些问题都很浅显, 赵经纶答得也不算太出色,比起自己的表兄喻连瑾虽然好了一些,但是比起之前那么多来考试的人不见得有什么突出的地方啊, 师傅为什么要选择他进入“致知书院”呢

柏豫章午饭之后径自找到了蔡子仓蔡山长,直接问出了这个问题,他很好奇蔡山长的招收学生的标准是什么。

蔡山长教了柏豫章几个月,对这个学生的品性很了解了,心中对他喜爱,自然也愿意告诉他更多的事情。他摸着自己的胡子问道:“豫章,你觉得我这个书院为何要取名‘致知’呢你看到这个书院之后有何联想”

柏豫章说道:“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蔡思瑾蔡致知,他是前朝最后一位首辅,也是他废除的首辅位,还是山长您的同宗和老乡,我觉得山长您应该是崇拜他才将书院取了这么个名字的。”

蔡子仓笑眯眯地点了点头,然后问道:“那你知道我最佩服他的一点是什么吗”

这个问题就很难回答了,柏豫章抓了抓头,说道:“这我就不知道了,蔡首辅生前的所作所为颇多,有些人敬佩他一生对妻子忠贞,有些人敬佩他能够位高权重说一不二,有些人敬佩他能够急流勇退废除首辅位置,有些人敬佩他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子嗣。千人千面,每个人都有各自敬佩他的点,山长您为什么敬佩他这个才难猜了。”

蔡子仓笑眯眯的说道:“也是,我也太难为你了。有些事情后人牵强附会得太多,可能会失真、失了蔡致知的本意。但是其实我们蔡家一直都有流传,有句祖训,就是做人不可失了一颗为天下、为苍生、为百姓的赤子之心,不可功利太过。

我一直牢记这一点,收徒的时候看的也不是学识如何,是否聪慧,而是重点看学生有没有一颗赤子之心,是否功利太过。我知道,一般考科举的人都有功利心,都是为了做官,为了位高权重。能不成考上科举,这是个技术活,不论学子品性如何,只要聪慧就能考中。

但是考中之后做的是个什么样的官,可就与人的品性关联巨大了。我蔡子仓一生在科举上只是小有建树,仅仅能考中三甲进士而已。但是我希望我的学生,不论能不能在科举一途上超过我,起码在从‘致知书院’出去之后能做个好官、做个好人,不至于成为民生之害。”

柏豫章闻言心神一震,郑重对蔡山长行了一礼,说道:“多谢蔡山长如此看重学生,学生日后也一定常常以此自省,在复习科考的同时,也不至于磨灭了自己的一颗赤子之心,将来便是为官,也一心为民,不做那些害人之事。”

蔡子仓笑眯眯地点了点头,说道:“豫章,为师相信你,且去休息吧。”

从蔡子仓那里出来之后,柏豫章心中一松,转而再看自己的三个师兄一个师弟,为什么从自己一开始进入“致知书院”的时候就觉得师兄们这么好相处呢原来是因为蔡山长就是按照“品性”这个标准招收的学生,这几个师兄不管各自性格如何,是否多言,品性都是好的,所以大家才会一直没有什么冲突,相处愉快啊。

想通了此节,柏豫章顿时也觉得自己对赵经纶有了责任。

人家小小年纪就离开爹娘远赴千里之外的京城,寄住在自家姑姑家中,人生地不熟的。现下最亲近的就是自己这个表姐夫兼同窗了,自己自然要对他好一些,多带他认识一些京城的人,多带他在京城之中逛逛,免得他一个人孤苦伶仃的。

就这样,柏豫章与赵经纶亲近起来,喻连瑾自然也不会放过任何玩乐的机会,每次他出门必定跟随。再加上喻连瑾又是个大大咧咧自来熟的性子,他们三人很快就厮混熟悉了。

赵经纶觉得自己跟着三位姐姐一同到京城里来,还决意要“弃武从文”实在是太英明了!以前他一直都是一个习武废柴,在三个功夫厉害的姐姐衬托下,越发显得废柴了。都已经十五岁了,别说是武举人,连个武秀才都没有考上,简直每天都羞于见人,只觉得自己丢尽了父母、姐姐们的脸面。</p>

如今到了京城之后,认识了柏豫章这个好心的姐夫,不但让自己能够拜入炙手可热的“致知书院”,还时时带着自己游玩,与自己相交甚笃,实在是太开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