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百九十七 章 海丝之路(2 / 2)

昆羽继圣 山今锦之 2696 字 28天前

连天浪静长鲸息,映日帆多宝舶来。彼时,广州大舶参天、万舶争先之盛况,举世瞩目,令人震撼。”

“哇,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啊!原来开辟的时间这么早——”子翃和黎诗听得心驰神往,不禁热血沸腾,连连惊叹。

少时,黎诗眉头微微一蹙,又疑惑地问道:“官营船场拥有高超的造船技术,也造出了足以远涉重洋的大海舶,可是茫茫大海,一望无垠,就算解决了补给的问题,在大海上如何辨识方向呢?难不成把指南车或司南搬上船?!”

忠尧听了,哈哈大笑:“嗯,呵呵,看来你还是挺聪明的嘛!”

“那是。”黎诗得意地扬了扬头,显得一点也不谦虚。

孰料,忠尧却话锋一转,说道:“不过,搬上船的可不是指南车或司南,而是指南针。”

黎诗不服气地说道:“指南车、司南,和指南针不都一样嘛。”

子翃嗤笑道:“师妹,这哪儿都哪儿啊,怎么会一样呢?”

“还真不一样,且容我细细道来。”忠尧轻轻叹了一口气,说道,“指南车,虽又名司南车,但它不用磁性,是靠人力来带动车内的木制齿轮转动,利用齿轮传动来让木人指明方向的,所谓‘车虽回运,而手常指南’是也。

司南,用的是天然磁石。天然磁石因打击受热容易失磁,磁性较弱,是以司南无法广泛流传。后来,有人发现钢铁在磁石上磨过后会带有稳固的磁性,便在长期实践中制作出了指南鱼。

曾公亮所编撰的《武经总要》中便记载了利用人造磁铁制作指南鱼的方法:用薄铁叶剪裁,长二寸宽五分,首尾锐如鱼形,置炭火中烧之,静候通赤,以铁钤(qián)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

黎诗有些惊讶:“啊,还有指南鱼啊?那为什么不用指南鱼,而要用指南针呢?”

忠尧只得耐心解释道:“此事说来话长。指南鱼其实只是个过渡,使用时将之放入水碗中,於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泛浮,鱼头是磁北极,鱼尾是磁南极,鱼在水中可自由转动,鱼首常指南,可随身携带用於行军打仗。但是由於它的磁性较低,实用价值不是很大,必须加以改进才行。

从指南鱼改进、升级为指南针,是一个很大的飞跃。

把带磁的薄钢片在天然磁石上细细打磨,制成磁针,便可以制成指南针。这看似极为简单的一步,却是无数的思考、试错,耗费了难以计数的心血和时间换来的。

《梦溪笔谈》里记载了使用指南针的四种方法,水浮法、指甲旋定法、碗唇旋定法,缕旋法。沈括认为缕旋法最佳,而缕旋法,其实就是悬挂法。

此外,《梦溪笔谈》还记载了对磁石性质的一条重要发现:磁石指南并不指正南, 要略微偏东一些,有偏角。

可大航海光有大船、指南针还不够,还要有拥有丰富航海经验的舟师。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徐兢(jīng)奉命出使高丽时,也使用了指南针,其曰洋中不可住,唯视星斗前迈,若晦冥则用指南浮针,以揆(kuí)南北。这是采用水浮法的指南针,船头船尾各放一具,天阴天雨时便靠着这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说到此处,忠尧苦涩地笑了笑,叹道:“没有这些先决条件,哪有什么大航海?是海上丝绸之路造就了这些,也可以说是应运而生,并且促使了这些技术的对外输出,也才有了堪舆万国的海图。

海外诸国最初用的海图绝大多数都是依照本朝的海图来绘制的,原因也不难理解,因为本朝的船队造的船舶最大、有最好的舟师、有足够的补给、有最早的指南针,足迹遍布天下,去过最远的地方……

因海上商贸兴旺,广州、泉州、杭州各置有市舶司,还有供海外商人居留的蕃坊、蕃市、蕃学,堪称蕃汉万家,万国衣冠,络绎不绝。”

黎诗听得一时兴起,对忠尧描绘的景象神往不已,情不自禁地说道:“万国衣冠、络绎不绝……哇,忠尧哥哥,被你这么一说,好想去杭州、广州看看啊,那究竟是何种景致……”

子翃瘪瘪嘴,一句话就把她拉回了现实:“哎哎哎,醒醒,醒醒啊!我们还有正事儿,这是先去渝州,不是杭州,也不是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