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三百四十五 章 重3上巳(2 / 2)

昆羽继圣 山今锦之 4157 字 28天前

话音甫落,五更箫鼓人家,门外晓寒嘶马。别苑门口一头戴斗笠的黑衣人疾驰而至,迅速下马,将缰绳交与门口守卫,快步入内,径至齐韵屋内。

帽压半檐朝露,镜开千靥春霞。

黑衣人背负双刀,单膝跪地,拱手禀告:“启禀都监,所有事情均按计划布置妥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齐韵打开钗盒、钿盒,从中取了一枝珠钗,拿在手中,映着烛光端详了一下,才缓缓答道:“很好!那就依计行事。”

“是!”来人点头领命。

齐韵忽然想到元竹,遂问道:“对了,元院使呢?”她一边说着,一边对着镜子,将选好的珠钗轻轻插入发髻。

“回禀都监,元院使已经在嘉陵江、温汤峡畔了,白沙渡口、依来渡口所有摆渡者悉数换成了我们花神宫的人,元院使正坐镇指挥。”黑衣人低头答道。

“若有不速之客,就想办法处理掉吧,不必回禀了。”齐韵淡淡地说道。

“是!”黑衣人颔首领命,起身后出了屋,又如风一般地疾奔而去。

……

缙云山古名巴山,记载於《黄帝内经》中,位於嘉陵江畔,温汤峡边。

山间白云缭绕,似雾非雾,似烟非烟,磅礴郁积,气象万千。早晚霞云,姹紫嫣红,五彩缤纷。传说,轩辕黄帝於此山修道,炼石於缙云堂,於地炼丹时,有非红非紫之祥云出现,是曰缙云。又因古人称“赤多白少”为“缙”,故而得名缙云山。

另据郡志载,宋灵成侯庙碑云:此山出於禹别九州之前,黄帝时有缙云氏不才子曰混沌,高辛氏亦有不才子八人投於巴以御魑魅,名基於此。

李商隐诗云: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中的巴山便指的是这缙云山。

缙云山山势峻秀,从北到南山有九峰,朝日峰、香峰、狮峰、聚云峰、猿啸峰、莲花峰、宝塔峰、玉尖峰和夕阳峰。九峰挺立,拔地而起,山上古木参天,翠竹成林,环境清幽,景色优美,是观日出、览云海、夏避暑、冬赏雾之绝佳去处,因而有“小峨眉”之称。

其中,玉尖峰为缙云山的最高峰。

狮子峰远眺如雄壮的狮头,最险峻壮观,由下仰望则状似一头雄狮俯卧峻岭,故而得名,从崇圣寺至峰顶,沿途共有六百八十级石阶。

朝日峰,缙云山九峰中从东北到西南的第一峰,晨光初照,先得朝日。

香炉峰,与狮子峰相对峙,峰旁有一石柱高约七八丈,传闻有“日照香炉生紫烟”的迷人美景。

聚云峰,又名海螺峰,位於崇圣寺后,因峰顶水气蒸发,常有云雾聚集而得名。

莲花峰,峰顶岩石状如莲花,因而得名。

宝塔峰,形状象宝塔而得名。

夕照峰,缙云山九峰中最末一峰,位置偏西,因夕阳晚照而得名。

猿啸峰,峰峦险峻,少有攀登,人迹罕至。

深山藏古寺,狮子峰、聚云峰两峰之前有一座雄伟壮观的崇圣寺,为南朝古寺,下院为温泉寺,背依峻岭,前临幽谷,四周古木参天,翠竹成林,历代修葺扩建,盛极於宋。

不过,按照舆图所示,花神宫让众人此行前往的并非是狮子峰,而是崇圣寺后山、狮子峰南面的聚云峰。

只是去聚云峰的路上,须得经过张飞古栈道,方可至白沙渡口;之后过嘉陵江碧水,才能抵达对岸的依来渡口。

忠尧一行按图索骥,来到张飞古栈道。

这是一条隐藏在莽莽丛林中的古道,宽约七八尺,以青石铺就,以土夯实,长约六里,背依西山,一面临江,据传三国时张飞率军北上阆中走过此道,故而得名。

古道两侧长满了杏花树、高大的香樟树,置身其中,空气中浓浓的香樟味和杏花香沁人心脾。

八人行走在张飞古栈道上,每走一段路,皆会发现树上缠着红丝带。

黎诗在一株杏花树下驻足,凝视着那红丝带,疑惑地问道:“这一路走来,看见了好多红丝带,不知此为何意?”

忠尧上前看了一下,略作沉吟,道:“可能是指路的吧。”

话音甫落,身后突然传来一个中年男子浑厚的声音:“这位小兄弟说得对,就是指路的。我等先去也!”

忠尧等人闻言一惊,忙转身向后望去,却见十多条白色劲装的人影忽左忽右,忽起忽落,正朝自己这边飞奔而来。那身影如魅如幻,倏忽即至跟前,不过却一刻也未停留。那中年男子身为率队之首,忽然往右边一跳,身形跃起,在空中翻了一跟头,双足又往古道边的香樟树上一蹬,一阵风似的就晃了过去。

后续十数人见状,纷纷仿效之。

高雅郭微微一怔,皱了皱眉,口中喃喃自语道:“虎啸奔雷步,云纹白虎……难道是?”

忠尧问道:“雅雅姐,他们衣服上的白虎云纹我也看到了,你发现了什么?”

“既然身着月白色白虎云纹衣饰,看来应该是白虎派的人,只是还不能确定究竟是哪个宗门的。”高雅郭忧心忡忡地说道。

众人面面相觑,皆沉默不语。

忠尧微微颔首,正欲开口,忽闻身后远处又传来一个凶巴巴的声音,这声音又尖又细:“前方是何人阻路?好狗不挡道,速速让开!”

回头定睛一看,昆羽宗众人不禁大吃一惊,只见一行二十余人皆身着朱衣劲装,骑着火珠麒麟,竟一路冲撞呼啸而来,一时大地震颤,地动山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