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县城书院已经建好,教谕已经选拔完成,可以开始招收学员了。”陆寿说道。
郑铭微微点头,说道:“那就招收吧,不收束修,中午管饭,城内八岁到十六岁的少年皆可入学。”
山海县本来就文道废弛,读书人非常稀缺,现在书院建成,他必须尽快培养一批合格的读书人。
学识不需要太深,只要能够识字,会写白话文即可。
山海县城内的居民大约在三万人左右,八岁到十六岁的少年差不多有一千人,除去女子,也就五百人上下。
郑铭估计能招满三百人就不错了,毕竟不是人人都想要读书的。
十岁以上的少年已经算是家中的劳动力了,家贫者大概率不会入学。
至於强制性或者义务教育,山海县暂时还没那样的实力。
银子郑铭和县衙都不缺,缺的是老师,没有老师,义务教育就是妄想。
所以现在郑铭只开了一家书院和一家武院,至於其他以后慢慢来吧。
“殿下,不收束修的话,文院怕是很难持久。”陆寿低声说道。
“有没有做明年的收支预算?”郑铭问道。
陆寿走到书桌前,取出一本书册,递给郑铭,说道:“已经做了,明年预计会亏损五万两白银。”
目前县衙主要支出是官吏的俸禄和建造花费,修路、扩建城池,建造房屋等等这些都是大头。
而县衙的主要收入却只有耕地的税收,收支差距很大。
郑铭看了看书册,倒是没有太过在意。
这样的结果很正常,山海县耕地少,靠田税根本就支撑不起来山海县的发展,想要发展还要靠商业才行。
山海县也不是没有物产,山中的毛皮、草药等,海中的渔产、海菜等都可以拿出去售卖。
不过仅凭这些还不够,山海县还需要一些支柱产业才行。
比如食盐。
郑铭的确不知道晒盐的具体步骤,但是他知道晒。
山海县其实不缺食盐,因为有人会煮盐,既然煮盐可以做到,没理由晒盐不行,大不了就是多试验几次。
至於食盐会不会敲动他人的利益,引来他人的仇视,郑铭暂时还没有去考虑。
除了食盐,还有高度酒、香皂、玻璃等等,这些都可以慢慢实验。
等山海县的文道昌盛后,郑铭或许还能推出各种科学学科。
不过这些都需要时间。
郑铭看着书册,沉思了许久,说道:“目前放出多少银子了?”
“已经超过八万两了。”陆寿说道。
“十八万人口,十万两白银,就算之前民间有存钱,那人均也不足一两银子。”郑铭计算道。
“明年再放出二十万两白银,同时加大与北边府的商贸力度,多组建几只商队。”
郑铭现在手中还有百万两白银,但是为了避免通货膨胀,他只能一点点放出。
银子是好东西,但是对小小的山海县来说,太多了也没有好处。
陆寿和姚海生面面相觑,他们有些理解不了郑铭的想法。
按照他们的想法,那些存银应该慢慢花才对,不然像郑铭这样大肆挥霍,坐吃山空,用不了几年县衙就没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