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夫弃子女知青3(2 / 2)

尤其这阵子,刚秋收完,新的粮食还没有下来、老的粮食已经吃的差不多了,可不就盯上了新知青的分例么,尤其知青点都是一起做饭、吃饭的。

新知青们刚来,第一天给他们略作休整,昨天大队长特意嘱咐过这天是不用去上工的,一个个路上累得狠了,直睡到了日上三竿才纷纷醒来。

午间,饭桌上作为老知青的老大哥,王建设,就提起了这一茬,只是在解释时也没有那么厚脸皮,只说当是借给他们的,待新粮下来就还了。

周念夏他们心里自是明白还是不可能还的了,可初来乍到的,几人也没好拒绝。更何况等村里下来粮食,还不知道有多少,就今天中午吃的这顿还是老知青们的口粮,他们不敢一口拒了。

待到下午,新知青们商量了一下,就决定去找大队长问一下口粮和安家费的事情。

作为下乡的知青,知青办每年都会批下一笔安家费,只是,前两年修整知青院的钱是从村里账上走的钱,这笔钱就得从安家费里扣,不过也不全扣,大概刚来会扣个20元,等到后面每年的年底分公分和钱粮时也会扣一部分,颇有点付房租的意思。

这么一来,粮食还没分到手就摊出去了,安家费也被扣了不老少,也没剩下多少钱置办东西,他们都有点要添加的东西,只能动用带过来的老本了。

等到问清楚这些,知青们就去了村里的会计处,签字领了分内的口粮,其实也只有3个月的量,估摸能撑到年底,这算是白给的。等这些粮食吃完,再想要粮食就得用公分抵,由队里先赊给他们。

也就是说,年底前不多干点活、挣点公分,那翻过年他们就要先欠下账了。

得知这些消息,周念夏一群人都有点怏怏,下乡日子艰难成这样他们也是事先没有想到的。

于是,第二天,周念夏他们没敢耽搁的就下地干活了,关系到口粮,谁也没敢大意。

因为村里秋收已经结束了,所以地里的活也没有那么重,但农家人一年四季总也停不下来。

新知青们由老知青们领着教着学些翻地、播种的活,可一个个城里娇养着的城里人,哪里做过重体力活,一个个累得腰酸背痛却也不敢停歇。无他,老知青们可是和他们科普了他们刚来时因为不会干农活、粮食不够吃的窘境。

如此过了几日,新知青们都渐渐有点熟悉村里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反正每日在地里都累得提不起精神做别的。

周念夏就连之前惦记着的搬到乡亲们家里的事儿也给忙忘记了。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十来天,钱队长在一天下工时就宣布了第二天给大家放一天假。

不论知青还是乡亲们都很是高兴,只是新知青们表现得尤为兴奋,这可是他们来之后第一次有时间可以歇歇,顺带出去逛逛,正好赶上公社里的集市。

说是集市,其实也就是几个村里人自己摆出来的一些以物换物的摊子,毕竟明面上是不允许私下交易的,也就农家自留地上的产物可以拿来交换些东西。

故而,周念夏他们一开始就是奔着公社的供销社去的。刚出家门的他们身上暂时还有点钱票,该添置还得添置。

倒是老知青们,对去供销社提不起什么兴趣,宁愿在家里休息一天。

等真到了供销社,周念夏发现果然远远比不上城里的百货商店,一是东西实在太少了,二是农家人大多节俭,所以供销社里只稀稀落落几个人。

几个知青来了几天倒也知道生活艰难,除非必要、否则是不敢多花钱的。尤其吃食这些,也不敢买多了回去,再多吃的那么多人一分也就剩不下什么了。

倒是午饭,几人凑凑钱票去公社唯一一家饭馆吃了顿好的,几个人都心满意足的饱着肚儿回去了,民以食为天还是有道理的。

下乡半个月,周念夏可算切身体会到了原主的感受,这乡下活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尤其他们这小身板,要真一直干下去她可受不了。

看来还是得打打村里小学的主意,不过这样一来,就得好好复习下原主的课本了。

作者有话要说  竹里黑云压城城欲摧春雷阵阵啊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袅袅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