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於六十九章和七十章(1 / 2)

文:恒大研究院李建国孔艺颖

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宣布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出生且为双胞胎,名为“露露”和“娜娜”,还有一例尚未出生。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公开信息显示,该项目申请人单位为南方科技大学,研究的实施地点为和美妇儿科医院,并已获得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时附有一份获得通过的伦理审查申请书。目前,该事件已遭到全球学术界的普遍谴责,相关政府部门已开展调查。

由於基因编辑技术在人类胚胎上的应用仍然面临技术上的不确定性和医学伦理问题,除造成不必要的个体健康风险外,基因编辑婴儿还可能引发商业不端行为并导致人类基因池的污染,对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科技为人类服务,但科技不能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加强对医学伦理的重视和规范,才能保证生物科技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1什么是基因编辑技术?

1.1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仅成熟五年且存在缺陷

目前基因编辑技术可分为三代:ZFN、TALEN和CRISPR-Cas9。其中CRISPR-Cas9易於构建、成本低,在基础生物学研究、临床医学研究中使用最为广泛,也是本次基因编辑婴儿所使用的技术。

2013年,以成功用於人和小鼠细胞的基因编辑为标志,CRISPR-Cas9技术相对成熟,并逐步成为广泛使用的基因编辑工具。在CRISPR-Cas9系统中,Cas9蛋白负责对DNA的切割,而CRISPR负责介导Cas9蛋白对特定序列的切割。该系统最初发现於细菌中,是细菌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用以对抗病毒和噬菌体。

但CRISPR-Cas9系统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在大型哺乳动物细胞中的编辑效率不高;存在一定的脱靶几率。

1.2未来有望应用於癌症、遗传性疾病的治疗

以CRISPR-Cas9为代表的基因编辑技术在未来有望应用於癌症、遗传性疾病的治疗。虽然基因编辑技术尚未在临床医学领域进行大规模应用,但学术界及产业界已有较多的技术尝试和探索,其中2016年NIH批准了首个用於癌症的CRISPR基因编辑临床试验,一些生物科技公司也正在推进商业化,包括用於治疗癌症的新一代CAR-T产品、用於地中海贫血症的基因疗法等。

除疾病的预防治疗外,CRISPR-Cas9技术已先后用於细菌、哺乳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的基因编辑,已成为基础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同时在生物发酵、植物育种方面也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1.3基因编辑婴儿尚属全球首次且违背行业共识

由於技术上的不确定性及医学伦理问题,基因编辑目前在医学上的应用均针对体细胞进行,而非生殖细胞、受精卵或早期胚胎。国际上普遍对基因编辑人类胚胎持谨慎态度,一般在受精卵发育14天之内终止妊娠,此次基因编辑婴儿的出生为全球首例。

2基因编辑婴儿出生的影响:危害不可估量

2.1婴儿:HIV感染风险并不能完全消除,反而增加健康隐患

在已有成熟医学技术可阻断HIV代际传播的情况下,此项基因编辑研究明显违背医学伦理,

不仅对预防HIV感染具有不确定性,还将带来多种健康隐患。若未来由於基因编辑导致的健康隐患爆发,此项研究将是对个体生命的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