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节(1 / 2)

于书燕看到她,决定将她留在自己的身边做丫鬟,以后要在京城里行走,身边必定得有丫鬟才行。

云霜被提为大丫鬟跟在了主子身边,不少下人都羡慕,都以为主子身边怎么说大丫鬟两位,小丫鬟两位,呆会主子必定会一一挑选,没想于书燕挑走了云霜后,就叫这些下人退下去,黎劲带着这些下人离开。

莫强和石泉全程看着于书燕处理,不由得对她佩服,在下人面前极有威严,恩威并施,想必于家妹妹是掌家的一把好手。

于书燕随后看向父母,说道:“爹,娘,咱们挑院子住下吧,我想了想,主院留给兄长以及未来的嫂子,爹娘与我一同住东院,东院分两处,父母一处,我一处,石泉住在东南院,将来娶了亲,也能从南大门进出,也是方便,至于客院就安排在主院旁边,与后院区分开来。”

于英改却是希望将主院给父母住才对,怎么他住主院呢,可是于江全夫妻却是同意了女儿的安排,他们不住主院,而且这儿本就是将军府,主院大气,又有议事厅,方便儿子接待外头来的人,他们庄户出身,怕不会说话,反而失礼。

在于书燕的安排下,几人同意了,而莫强住在隔壁的府上,中间与于家院里打通,在于家院里吃过饭后,于家人跟着莫强从中间的小门进去莫府,莫府里的布置与于家院里一模一样,也是于书燕派黎劲所为,便是府中靠近西院的人工湖上种的也是荷花。

不过莫强看着空荡的院子,他就叹了口气,说道:“偌大的府邸就我一个人,也不必要这些下人了,以后住住就算了,吃饭就在于家院里,于家妹妹可别赶我走。”

于书燕和许三娘都笑了,莫府的确人气不旺,父母就是根,父母在,哪儿都是家,莫强一个人,许是待他娶了媳妇,生了孩子,府里才有了人气,府邸太大,人气不旺也的确凄凉。

歇晌的时候,各自回房休息。

于书燕终于有自己单独的院子了,与父母的院子对门,中间一条小道是往后花园和人工湖去的。

于书燕送父母回院里,院里什么都安排好,府中这么多的下人,不再像以前那样得亲力亲为了。

随后于书燕与石泉一同去了后花园,看到比以前的花园大了十倍不止的花园,还有满园的花草,石泉感叹道:“燕子,你可曾想过有一日咱们会过上这样的日子么?”

“我从来不曾想过,这花园可是燕子最喜欢的呢。”

石泉脸上的兴奋劲一眼就能看出来,于书燕却是但笑不语,她见过更大的府邸,想想秦楚将来当上丞相大人,京城里最大不过丞相府,那花园更不是眼下的花园不能比的,而且府中的院子太多,便是客院就有数座,单独劈开不与后院相连,住的都是各地前来投奔的门客。

于书燕想起前一世的她住的地方,她感觉像是做了一个梦似的,如今的才是最真实的。

于书燕与石泉来到人江湖上,这儿停了一艘小船,石泉跳了上去,说道:“走,咱们去湖中央的凉亭坐坐,那儿能喂鱼。”

两人上了船,很快划到凉亭处,上面还摆了一张琴。

石泉有些错愕,于书燕却是在琴台前坐下,她不是不会弹琴,只是以前没有这情趣,成日为生计奔波,秦家院里也不大,她一个庄户出身忽然会弹琴了,别人自是怀疑的。

她在琴台前坐下,一首流畅清扬的曲子传出来,石泉半个身子靠着柱子目瞪口呆的看着她,“燕子什么时候学会的琴艺?”

于书燕弹完一曲,挑眉看他,说道:“学琴有何难的。”

答非所问,石泉自认为一直跟在燕子身边,就不见她学过,所以她是怎么学会的?

石泉还要再细问,于书燕却是起身,指着湖对面的竹林说道:“瞧见没,那片竹林里隔你的院子近,以后你练功在那儿,可别跑后花园里来了,毕竟以后我兄长还得娶妻,到时与女眷遇上不好。”

石泉一听点头,“我省得的,竹林好啊,我也喜欢竹林。”

两人在湖中喂了一会儿鱼才划船上岸,随后送石泉回院里,于书燕才回去。

于书燕在院里的墙角四处看了看,直叹息,她已经选了一处最靠近东门的,可是中间还是隔着几堵墙,后院女眷的院子本就有些防备,秦楚以后怕是进不来了。

于书燕在长榻上休息,云霜便一直跪在她身边打扇,待她醒来时,看到云霜跪了一个晌午,她连忙说道:“在我身边服侍,忠心是最重要的,至于这些虚礼无关紧要,以后打扇这种小活让外头的小丫鬟做就是,何况屋里还算凉快,到热的那些日子,我会买些冰放在屋里。”

第663章 于书燕掌家

云霜以前服侍的主子要求极为严厉,她害怕自己服侍不好又被主子发卖,没成想这位主子如此随和,连忙行了一个大礼应下了。

黎劲将府中帐本送了来,新搬入府中,刚才前堂,皇上派宫里的公公送来了一批赏赐,于将军收下的,交到了他的手中,他这会儿登记入账目,就等于书燕去过目。

于书燕与黎劲来到府库前,就看到赏下了不少,原来不只皇上赏下的,还有荣后赏下的,里头的不少补药、瓷器、布匹。

于书燕看到有燕窝,如这类的补品就不必入库房了,直接给她母亲的院里送去,至于布匹,她想了想,还是给母亲挑了几匹过去,到时候用上荣后赏下的布做成衣裳穿着去参加宴席,也不错。

也就在这一日,虽然于府不曾举宴,却还是有不少权贵世家送来了贺礼,于英改不好意收,于书燕做主将东西全部收下,却全部单独记了帐目,在京城可以不与这些人交际,但是虚礼得有,人家送来的也不是特别重要的东西,不过是个意思,若是不收就是不给面子。

收下后,以后对方府上有喜事,再主动送礼还了人情,这样的人情往来无功无过,打个照面罢了,谁也不会放在心上。

于家人再一次看到了于书燕的能耐,于书燕说的对,不收是不给面子,收了得另外记好。

转眼府库装了不少东西。

所以说世家权贵的人情往来,也的确耗钱,将军府是赏下了,可是她兄长并没有什么产业,应该说他们于家庄户出身,在京城没有产业的话,这人情往来就能逼得于家人头痛的。

好在于书燕的生意做得大,不比这些权贵差,要什么礼物,她买来就是,不过就这一点上,便是所有寒门遇到的最窘迫的事。

所有的寒门最怕的就是这人情上往来,有了高位却因为没有经济支撑,在世家权贵面前会比较寒碜,怎么能与那些世代祖宗积累下来的财富相比较呢。

于书燕记下了这些清单,便立即叫黎劲将这些权贵家的情况摸清楚,同时她叫黎劲帮她去寻一位叫静安的妇人,此人这会儿应该才从宫里退下来,不少权贵都想招揽吧,但无人知道她住在哪儿,而她有了前一世的记忆,她是知道的。

将静安姑姑找了来,跟在她身边也算是有人相助,同时还能教她身边的下人规矩,以及母亲也可以向她多学学,毕竟以后都要出门应酬的。

黎劲拿着于书燕写的信去了外城城郊的一处小庄子上,这儿是静安姑姑的义子住的地方,只可惜她在宫里劳碌半生的财富却全部被义子骗了去,这才出宫没几日,她手头无银了,义子露出了本性,想将她赶走,得了庄子和财产。

静安在宫里也算是个人物,能在宫里活到这岁数,没有点儿手段怎以成,偏生一生的智慧却败在这义子的手中,便是她自己也不曾想过会看走眼,以前她在宫里,义子在外头,她说什么就是什么,连娶的妻子都是她一手包办的,对方还是一位四品官员家的庶女,她原本觉得有了这四品官员的亲家,她从宫里退出来也有了依托。

却不曾想这儿媳妇的厉害,与义子合伙骗走她的财产后就开始对她不敬,以前在宫里也算是受人敬仰的,专门管着宫女们的规矩,谁不敬着她。

正好在静安忍着一口郁气进退两难时,黎劲带着于书燕的信来了,静安自是听说过新晋的于将军,此人寒门出身,捉了齐国大将邢稽而名扬天下,得了功勋,要是以前的静安自是不放在眼中的,但现在的她却不同了,这样人家或还能帮到她。

于书燕的信中写得很诚恳,希望她能受于府之邀,入于府做教导嬷嬷,必以上宾之礼相待。

于府虽只是四品官员的府邸,但若是有钱养得起门客,这天下还是有有才之士愿意上门献策做幕僚的,只是于书燕想低调,所以不曾设幕僚院,并不是她请不起,如静安这样的,身契不在她手中,算是她请来的教导嬷嬷。

但她知道静安姑姑就是一个极为严厉的人,心地却是善良的,她也没有别的亲人了,前一世与她相处极好,后来便决定留在她身边不走了,只要于书燕愿意为她养老送终,她还想认她这个义女,不过那会儿她已经是丞相夫人,静安姑姑不想高攀,便一直留在了她的身边,没有再想着出府。

于书燕的字里行间打动了她,她忽然发现这位于姑娘有些能耐,京城权贵都找不到她的住处,她却找到了,不只找到了,如今还写个亲笔信,就看着这一手的好字,瞧着与传言中的也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