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1 / 2)

翡翠手 大内 3869 字 1个月前

云落听到楚行长这么说,连忙给曾良君使了一个眼神,这意思就是答应了,不管如何,楚行长这一关非常重要,如果贷款程序真的开始启动,后面的事情就好办理。

曾良君也知道云落的意思,银行的钱也不是那么好借的,在借钱之前他们会充分的审核你的账务,还款意向,房产还有公司的运营情况,这些东西即便是曾良君不说,银行也有办法调查出来。

不过曾良君将他含金量最终的东西给抛了出来:“楚行长,银行在贷款抵押方面,对抵押物有没有什么具体的要求。”

楚行长笑道:“这倒是没有什么要求,凡是值钱的东西都能够用来抵押。”

曾良君点点头,道:“那我的石墨烯专利,可以用于抵押吗?”

石墨烯专利技术,就是曾良君现在最值钱的东西,未来石墨烯的市场一旦做大,他这个专利技术就不是百亿规模了,甚至能够达到万亿规模。楚行长长期接触贷款这一块,对资产审核2这一套流程也非常清楚,想了一下之后说道:“专利技术这一块的抵押,水分是比较大的,因为它本身就是可大可小的一个东西,不过石墨烯专利技术这个东西我也听说过,用这个专利技术做抵押,问题不大,可是……你愿意吗?”

这是曾良君最核心层面的东西,只要紧抓着这个专利技术,钱财会源源不断的产生,如果一旦曾良君的生意亏本,无法还钱给银行,那么石墨烯专利技术最终就会变成银行的,然后拿出来拍卖,对于曾良君来说,风险太大。

但是曾良君还是点点头说道:“楚行长,这个事情还是等评估之后再说吧。”

事情就谈到这里为止了,“颠覆”手机的第二波生产非常重要,接下来他会跟欧洲市场,泥轰国市场,米国市场的运营商进行协商,将这些渠道全部理清楚,如果一千万部手机全部卖出去,曾良君就能够从现在的富翁直接攀升到富豪级别,在世界的舞台上面将会给曾良君留有一席之地。

这就是为什么曾良君想要贷款的原因。

其实曾良君也不是只有银行这一个途径能够弄到钱,凭借着曾良君现在的人脉,他完全可以分好几条路一起走,例如军方那边,风投资金,罗丛那边都是能够弄到大钱的地方,但是曾良君还是决定不要动用这些关系,就凭借自己的硬实力往上面冲!

一百亿虽然是一笔相当大的资金,但是那要看针对什么样的项目。从盈利的角度来看,银行是愿意将钱借出去的,但是这年头不管是银行还是个人,都有一个觉悟,那就是借钱的是孙子,还钱的是大爷,这么大一笔钱,要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华商行里面不知道牵扯多少人丢帽子,进监狱。

楚行长的动作很快,很快由华商行牵头组织的一只审核小组就进驻了曾良君的手机公司,这个审核组的任务就是对曾良君现在的盈利能力进行审查,用来考量曾良君预期的一个还款能力。

曾良君肯定是不怕查的,从赚钱多少来说,曾良君不敢说第一,但是从利润率来说,曾良君在国内恐怕也是数一数二了,他的手机产品的利润率是百分之四百,让人恐怖的是曾良君还能够维持如此高的一个销量,毫无疑问,曾良君的账面状况非常的好,几乎没有负债,销售所得的全部都是现钱,现金流非常充足。

账面这一块没有问题,接下来就得调查曾良君的产品了,这个产品的东西水分就大了,华商行里面的人不是神仙,别说华商行里面的人无法调查清楚,谁都不可能对没有发生的事情进行预测,曾良君自己信心满满,但是他也不能说百分百肯定他的手机就3能够这样一直畅销下去,关于这个问题,主观性还是非常强的。

就在那只审核小组进驻曾良君公司的第二天,曾良君就让人拿了十几部“颠覆”手机过去,这些审核小组的人都是银行从事会计的人员,按照楚南市二线城市的标准,他们一个月也就七八千块钱,这还算是有点高了,这一部手机能够顶的上他们一个月的薪水。

那些审核人员或多或少也听说过这块手机,但是现在“颠覆”一机难求,价格更是被炒到了天价,现在每个人白得一部,自然都非常的开心。虽说以他们的经济实力买这样一部手机也不算是吃力的事情,可是白得的东西谁不喜欢?

中午他们在审查账务之后,曾良君特别吩咐员工给他们送过去丰盛的员工餐,几个审核人员一边吃饭,就一边谈论这个事情,其中一个审核人员对数码比较感兴趣,此前他就通过网络抢购了一部“颠覆”,后面一直在后悔,他开始不知道“颠覆”竟然会炒到这么高,早知道的话一开始就抢个几十部,倒手出去就是钱啊。

“你说这个手机未来预期的销量达的到吗?他们贷款一百个亿,为的就是扩大生产规模,可是规模大了,价格恐怕就要降下来了吧?”那人一边摆弄手机,一边问道,连饭也顾不上吃了。

“这个,炒作的事情,不好说,记得前年炒盐的事情吗?都是一阵风?说不定这个风过去了,价格就下来了。”也有人在旁边担忧,显然不是很看好。

“那可不一定,这东西和盐有本质上的区别,盐是什么东西?去西北还有海边,那是遍地都是的玩意,可是这手机不一样,你知道他们热炒的其实不是这个手机,而是这个手机里面的芯片,别的不说,光着一个芯片就能够用在大型服务器上面,比现在的大型服务器上面的芯片都强大好多倍,但是你知道大型服务器上的芯片多少钱吗?便宜的有两万一个,还是美金!”说话的这个人显然比上一个人懂多了,他很了解这其中的弯弯道道。

“对,其实我说,这家企业的前途比那些垄断企业都还靠谱,这叫技术垄断,人家弄不到这个技术,全国……不全球就此一家,你爱买不买,没得选择。”又有一个人插话道。

“得,我跟你们说,咱们做审查的肯定得把好关,不能够太乐观了,万一这资金除了问题,到时候我们可是要负责任的。”

“也不能够太畏畏缩缩了吧?况且我们只是担任审核,给建议报告,只要咱们操作是透明的,担什么责任?就算我们把这家公司的财务账面吹的天花烂坠,又能够怎么样?还不是要上面拍板?我们说了能算吗4?况且你也不是没有看到,看他们的利润率,百分之四百啊,天啊,这都赶上贩毒的利润了!”

要是外面的顾客听到这些审查组的人对话,估计会统一口径,怒骂曾良君这个人奸商!不过这审查小组的内容对外也是严格保密的,这可是签有协议的,要是泄露了商业机密,曾良君还要找他们银行的麻烦,外面的人自然不是了解到这些内幕了。

曾良君在审查组旁边安排了几个服务人员,那几个服务人员听到审查组的话之后,会将对话悄悄的汇报给曾良君,从现在开始曾良君收到了反馈都还不错,至少审查组这边的问题不大,差不多能够顺利过关,再具体的事情就是上面的问题了。

一大早,新一天的报纸又呈在了曾良君的桌面上,曾良君拿起来浏览了一遍,头版头条上的新闻忽然就将曾良君吸引了。

因为这个新闻和曾良君有密切的关系。

新闻的标题是“我国在可控核聚变技术上面取得重大突破”,看到这个标题,曾良君心里就一跳,看样子上次的努力非常有效,这么快就到了摘果子的时候了。

曾良君参加这个项目的尾声,就是给出了海量的数据,那些数据就像是大海之中的灯塔,将红岸基地里面的科学家们引向正确的方向,不需要像无头苍蝇那样到处乱撞,耗费时间和精力。

第356章核聚变的成功

看了标题之后,曾良君又将内容扫了一遍,这篇文章就是常用的那种通报格式,内容很简短,也很给力,一般不怎么关注这个的普通人估计还看不明白,只知道华夏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但却无法明白取得这个成就的意义。

内容上面就写着国产的托卡马克装置成功连续点火一个小时,并且同比输出的能量是输入的能量的两点五倍,之前说过衡量这个能量输入输出的三倍。

一倍的能量输入换来三倍的能量输出,而且连续运转了一个小时,这确实是一份让人惊喜的成绩单。之前说过这个能量的比例假设为q,目前世界上面q值最大的是泥轰国的成绩,q值等于1:1.25,而这一次华夏又走在了世界的前列,q值是1:3,确实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科学家们在这个核聚变上面寄予的期望是1:10,也就是消耗一份能源,能够得到十倍的回报,加上这个能源又非常清洁没有任何污染,确实是未来最为重要的能源项目。

曾良君将报纸放下之后,又到网络上面看看这个新闻,果然,网络上面的反应还要激烈,因为网民里面很大一部分都是科技迷,他们能够懂得核聚变技术将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不少网民都在兴奋的讨论关于这个技术以后的运用,甚至有人认为技术已经达到了1:3的能量增益,那么基本就已经能够投入商用了,建议在沿海的城市里面为每个城市建造一个。

与此同时,还有不少网民在嘲笑欧洲的那个托卡马克项目,在欧洲上马的那个项目已经在建有许多年了,其中承建的国家包裹英法德,俄,米国,倪轰等发达国家,后来连同华夏也参与进去了。可是因为国家之间的协调能力比较差,直接导致那个项目的预算一而再,再而三的上调,导致这个项目拖了十几年了,而预算则增加了几十倍……到现在为止,那个举行的托卡马克项目还仅仅只是将地基建立起来。

国内的这个信息披露,在国际上面也引起了震动,欧洲和米国的一些主要媒体纷纷对华夏的这个项目进行了深度报道,可是无论他们怎么深度,华夏的保密工作做的还是非常好的,他们也仅仅只能够引援国内媒体上面报道的内容,或者自己加工,或者联想家猜测,更有一些媒体直接认为华夏的媒体是在吹牛,而实际上根本就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这种谣言,注定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的。

这个报道出来之后,曾良君就接到了红岸基地里面的那位将军王志斌的电话。

王志斌在电话里面告诉曾良君,非常感谢曾良君的热心帮助,如果没有2曾良君的数据,他们也不可能在几个关键的地方去的突破性的进展,曾良君被王志斌好一顿夸,还是有点不好意思,只有连连应付,电话结尾的时候,王志斌对曾良君的说本来红岸基地里面是有一个庆功大会的,而这个庆功大会,曾良君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人物,但是知道曾良君比较忙,就不让曾良君过来了,只是告诉曾良君部队里面的荣誉勋章和奖励将由张倩带过去。

两天之后,张倩就出现在了曾良君的办公室,脸上笑吟吟的,显得十分高兴。

“怎么?升官了?这么开心。”曾良君说道。

“当然了,这一次算是立了大功了。”张倩自豪的说道。

“怎么一个立**?是不是消灭了几千号鬼子?“曾良君问道。

张倩白了曾良君一眼说道:“你才消灭鬼子去了,这个核聚变上面有了突破,就有我一半的功劳啊!”

曾良君故意装出一副不了解的样子,问道:“咦,你好像都不太懂核聚变是什么吧?怎么会有你的功劳?”

张倩哼哼两声,也不跟接曾良君的话往下面说,显然曾良君很清楚张倩立的什么功,这一次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关键人物其实就是曾良君和简琪,而这两个人都是张倩带过去的,按照这个逻辑,如果没有张倩,红岸基地几乎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面取得突破性的记载。

“不是说有什么东西奖励给我的啊?”曾良君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