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1 / 2)

农门美娇娘 月落轻烟 2151 字 1个月前

田氏笑眯眯的把灶台让给了她,“那我替你烧火,待会再把鱼炖了。”

“嗯,天气寒冷,炖鱼的时候要是加点辣椒酱就好了,可是驱寒呢!”儿系上围裙,洗了手站到灶台前。

天气很冷,她穿的衣服又宽大,不好意思说自己怕冷,只有活动起来,只要不停的动,便不会觉得冷了。

“我家有,我让玉成回去拿些过来,他们男人家不晓得做咸菜,冬天大雪封了山,想吃个青菜比登天都难,”田氏趴在窗户边,大嗓门朝外面一喊,老远都能听见。

沐青萧扛着切割好的肉,大步迈进来,看见巧儿站在灶台边,眼中的笑意又多了几分,娶个女人总算有点用处,他的五张狐狸皮,应该能回本。

“喏,肉都给你们搁这儿了,要怎么处置,随你们的便!”

巧儿听见他进来的动静,却没有回头看他,在锅里加了水,盖上锅盖,等着水烧开。

田氏眼中带着笑,琢磨出一点端倪来,接下了沐青萧的话,“行了,你去外面忙活吧,厨房的活,你家巧儿已经上手了,连我都帮不上忙。”

沐青萧瞧着巧儿的背影,勾着唇,无声的笑了,转身往外面去了。

田氏的眼睛在二人身上转了转,觉着有几分意思。

巧儿察觉到沐青萧离开,才转身走到方桌边,从大篓子里拿了几个鸡蛋,找了个粗瓷大碗,将鸡蛋打了进去,鸡蛋壳扔到了灶后,待会烧了即可。

无名村远离城镇,很多吃的东西都是自给自足。

比如这豆腐,凤娘总喜欢磨些豆腐,既能做菜,也能当饭。

她家中有大锅,烧起来并不难,做一次,左右送一点,自家留下的,用清水养着,能吃上小半月。

沐青萧这儿自然少不了,还是最嫩最好的豆腐。

巧儿对这些也不知情,拿着豆腐,切成小丁,再跺些肉末跟香葱,等到锅里的水烧开,将这些材料陆续放进去,最后用面粉勾芡。

田氏从灶洞后面,探出头,瞅着巧儿的动作,惊奇不已。

这丫头不仅刀功好,摆盘也好看,同样的菜,她做出来,青是青,白是白。

“哎哟,巧儿的手艺真不错,比我烧的强多了,看来青萧这小子有福了,”灶底下已不用再烧火,田氏拍掉身上的草屑,站在灶边,看巧儿忙活。

“我就是随便做几样,也不知合不合你们的胃口,”巧儿有自己的打算,要想在这里站住脚跟,她还需要努力,最重要的是,她需要跟沐青萧打好关系,明日回门,她需要打听消息。

也不知安家族人的尸首埋在哪儿,无论如何,她都要亲眼看到。

获罪之人的尸首,大多只用板车拉到城外乱葬岗,有心的人,会挖个坑,将尸首埋了。或者直接扔在荒郊野外,任由野狗分食。

“哟,这怎么还哭上了?是不是想家了?”田氏瞧见她掉眼泪,还以为她是想家了。

巧儿忙用袖子抹了下眼睛,摇头道:“哦,是烟熏的,不碍事。”

山中人的主食,自然不可能是大米馒头,有时是磨碎的玉米糊,或者南瓜粥,山芋粥。

今儿是喜宴,大家东拼西凑,蒸了一锅馒头。

雪白的馒头,刚冒出热气,几个少年便扒着厨房的门,眼巴巴的盯着,口水哈喇子都要流下来了。

山里鱼肉什么的,隔三差五的也能吃上。

就是这白面馒头,只要过年过节,家里才会蒸上一锅。

蒸馒头的火候,还得田氏掌握着。

巧儿现在是安凌钰的灵魂,她学的很快,也会计算时辰,看一遍,便默记于心。

旺火炖鱼,加了田家自制的泡椒,辣香四溢,又不泛鲜美。

等到一桌子菜,端到桌上。

田父只看一眼,就道:“今儿的菜,肯定不是我家婆娘做的。”

田氏放下装馒头的竹扁,笑着解释道:“今儿的菜可都是新娘子做的的,我充其量也就是打个下手,都坐下吃饭吧,别都跟那杵着了!”

秦阿婆自然是坐在上位,瞧见那碗鸡蛋豆腐羹,着急的让人给她拿碗,“瞧这颜色多好看,快给我盛一碗。”

凤娘心情很不爽快,尤其是看见巧儿忙进忙出,俨然是一副当家女主人的派头,她心情更不爽了,一手端着碗,一手拿着铁勺,给婆婆盛汤,嘴上却不饶人,“豆腐羹看着是不错,就是这做豆腐羹的人,容易叫人倒了胃口!”

“倒胃口你可以不吃,没人逼你!”沐青萧寒着一张脸子出现在堂屋门口。

通常他脸上没笑容的时候,就表示本人心情很差,现在不仅没有笑,还冷着脸,墨黑的双眼,寒气逼人。

凤娘吓的噤了声,被沐青萧这一瞪,只感觉身处冰窖。

☆、第9章 丑颜巧心

田坤走进来,拍拍沐青萧的肩膀,“你别吓着巧儿姑娘,都坐下吃饭,今儿咱们吃的可是喜宴,待会都要喝酒!”

沐青萧神情一变,冷意散了去,脸上重现笑容,“只怕一壶酒还不够呢!”

因为四方桌子大小有限,三个少年,一人拿了两个馒头,再装满满一碗的菜,捧着到廊檐下吃去了,堂屋留给大人们坐。

巧儿自然要跟沐青萧坐一起,不太长的板凳,沐青萧占了一大半,她只能尽力缩着自己,避免碰着沐青萧的胳膊。

她躲躲闪闪,沐青萧恰好相反,坐姿随意,好像还故意朝她靠了靠。

钟春捧着自家酿的酒,给在座的人都满上。

田坤端着酒杯,凑在鼻子前闻了闻,“这酒在地里埋了有五年了吧?真香!”

钟春放下酒壶,坐了下去,自豪道:“那是,先前我挖了几坛送到城里的酒楼售卖,等过几日再去,掌柜的非要我再送些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