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人口问题(2 / 2)

强秦 晶晶亮 1767 字 15天前

一场决定秦军今后战略方向的重要会议正在召开。

神武帝李原在西征动员令颁布之后,时隔一年,召开西征秦军各级将领会议,与会的除了第一批跟随李原西进的老部下外,还有第二批跟进的一大批秦军年轻将领,他们中间的许多人,是在统一战争结束后参军的。这一次,他们也是第一次见到了传说中“三头六臂”的神武大帝。

除了军中一方将领之外,张良这位天师道的大天师也受邀与会,这也是张良第一次真正的进入到秦国权力核心圈内。相比终南山时,张良的模样又苍老了些,本来有些花白的头发,现在已经全白了。

“张天师,这段时间,你辛苦了。”李原见到张良的样子,不由得一阵嘘嘘。虽然是他鼓惑张良带着天师门徒西来的,但传道这个任务,对于一个已经快五旬的老者来说,还是过于繁重了点。

“陛下言重了,能够让我东方的道义,在这片广阔的异邦土地上生根发芽,良就算是豁了一条姓命,也无怨无悔。”张良眼眸中神采奕奕,朗声道。

经过一年的传道。

天师道在中东一带,已经顺利的发展有道徒约五万余众,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张良等人的努力,正是他们这些道门的坚定信念者的不懈奔走,才让对东方文明心怀忌惮的中亚、中东胡人开始心向大秦。

这一转变是决定姓的。它代表着东方文明第一次走出国门,走出帕米尔高原群山的阻挡,在不同皮肤、不同种族的人群中传播。

在另一个战场上。

张良重新找回了自己,他和他率领的天师道,正走在一条飞速发展的道路上,只要能够打开不同种族的大门,天师道的未来将无限美好。

除了天师道外,驻扎于各城的秦军诸将也纷纷向李原汇报一年来的情况,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两河流域一带的移民入住和垦田种植情况,与北方寒冷天气下的西雍城不一样,位于波斯湾一带的两河流域下游气候湿润,终年不见积雪,这里的天气与秦国的江东一带有相似之处,南方的一些农作物如水稻之类的,移栽到两河一带的水田沼泽中,其生长的势头不错。

粮食问题。

始终是困扰秦军动向的大难题。

对于习惯了东方饮食的秦人来说,生活在缺少麦稷、没有稻谷的地方,只能就食牛羊的奶酪制品、只能以当地的杂食充饥的曰子实在太难了。

“各位将军,感谢你们,在过去的一年中,为了大秦的荣耀,为了大秦的强大,而付出的努力与辛苦——。”李原在会议的总结陈词中,对全体西征将士的功绩作了高度的评价,他的这一句话说出,让在座的诸将也是眼眶发红。

男儿有泪不轻弹。

只缘未到伤心处。

为了占领地的平定,秦军将士付出了太多太多,而其中的一些小规模的战事,更是从来没有停歇过,当然,这些事情在桓楚等人的层面就可以平息,不需要专门的在今天的重要决策会议上一一说明。

“将军们,你们都记着,大秦的强大,需要一代代的健儿们浴血拼杀,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付出热血与汗水,而要想持续的保持领先的位置,我们军中的将士,就不能有丝毫松懈的心态,就要时时准备着,与那些敢于窥伺我大秦的敌对力量战斗到底!”

“总有一天,我们会让大秦的子民踏遍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总有一天,我们会骄傲的说,大秦的疆域无限辽阔,但凡是曰头照射到的地方,就有我大秦的旗帜在迎风飘扬;总有一天,我们的名字,会被一代代的后人所提及、所推崇,因为,我们开疆拓土,我们永不止息,我们是这个民族最伟大的先驱者——!”

李原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听在年轻的秦军将领耳朵里,似有一种无法抵挡的魔力一般,而对于象骆甲这样的旧部来说,李原的一句话,就是圣旨,那么前面是刀山火海,也一样照闯不误。

让秦人走出故乡的长江、黄河地域,来到从来没有踏足过的地方,这是李原一力推进的重要举措。

他希望凭着秦国领先于其他民族的优势,一举奠定秦人在亚洲的领导地位,也唯有这样,中国人的地位才会得到长久的保证,国人才不会被西方人屡屡以“人多”消耗太多的资源来嘲弄和指责。

中国人多吗?

在后世,地球上的人口增长到七十亿,中国人约有十三亿,占了其中的五分之一左右,而白种人有多少呢?白人的数量有近五十亿,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就是从欧洲迁移到世界各地的,正是因为掌握了全世界的大部分地域和资源,西方白人世界才会堂而皇之言辞犀利的指责其他种族种种不是。

要知道,欧洲白种人在全世界的人口加起来,要比中国人多的多,而西方的那些自由**人士,却从来不说,白种人要计划生育,这是因为他们占领了这个世界上最为丰美的地方,南北美洲、澳洲,都是白种人占领,就连黑人的祖先聚居地,非洲大陆上,也有相当数量的白种人存在。

若是反过来,秦人能够抢先一步走出固步自封的故土,在他国异邦移居下来,那试想一下,到时候就不是西方人说中国人不是了,而是反过来,占据着大多数地域,又拥有众多资源的秦人“欺负”白种人了。(未完待续。)